夜永倦孤眠,竹凉宜小立。
荒林独鹤栖,破屋疏萤入。
万壑共秋声,四山惟月色。
清赏恨不同,晤言念兹夕。
秋夜,诗人因思念云松先生而产生孤寂之情。
长夜难耐,令人疲倦,独自小立在凉风中。
荒废的树林中一只孤独的鹤栖息着,破旧的小屋里透入稀疏的萤火虫的光迹。
千山万壑都沐浴在秋天的清凉声中,只有月亮的清辉洒满山头。
美好的景色令人遗憾不能一同欣赏,但想到今夜能与先生相见就十分欣慰。
注释:
- 秋夕怀云松先生:在秋夜里怀念云松先生。
- 夜永倦孤眠:长夜漫漫,使人疲倦得不愿独自睡觉。
- 竹凉宜小立:竹林中的凉意让人觉得适宜站立。
- 荒林独鹤栖:荒芜的树林里,一只孤独的鹤栖息在那里。
- 破屋疏萤入:破旧的小屋里透进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迹。
- 万壑共秋声:万山之中都回荡着秋天的声音。
- 四山惟月色:只有山头上的月亮显得分外明亮。
- 清赏恨不同:美好的景致让我感到遗憾,不能与先生一起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夜里对一位名叫云松先生的友人的怀念之情。首联“夜永倦孤眠,竹凉宜小立”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以及诗人独自在竹林中休息的情景。颔联“荒林独鹤栖,破屋疏萤入”则进一步展现了秋夜的寂静和荒凉之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颈联“万壑共秋声,四山惟月色”通过描写自然景观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感慨。尾联“清赏恨不同,晤言念兹夕”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与云松先生共赏美景的遗憾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