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阊门暂得归,莫春三月马騑騑。
桃花也复如人面,柳絮依然点客衣。
画舸神仙流水远,彩云楼阁劫灰飞。
姑苏两度看游鹿,莫倚东风问是非。

诗句:乱后阊门暂得归,莫春三月马騑騑。桃花也复如人面,柳絮依然点客衣。

译文:经历了战乱之后,闾门暂时得以归回,三月份的春天里,马匹显得格外肥壮。桃花的容颜好似昔日的人面,柳絮依然轻盈地沾在客人的衣上。画船如同神仙般在流水中远去,彩云楼阁仿佛劫后的灰烬一般消失在天际。

赏析:
这首诗是谢肃的《入阊门》,通过描绘乱后闾门的情景和春日里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历史的沧桑之感。

  1. 诗歌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在经历战乱后回到闾门时的心情。闾门作为古代里巷的大门,不仅是出入之地,也是人们情感交流的空间,承载着历史与现实的记忆。
  1. 艺术特色
  • 谢肃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如“桃花”、“柳絮”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这种使用自然元素来抒发情感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1. 文化内涵
  • 诗中的“桃花也复如人面”,暗示了春天的复苏与希望;“柳絮依然点客衣”,则可能暗喻着战争的破坏与人们的哀愁。这样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影响的深刻感受。
  1.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贯穿了一种对过去和平时代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混乱局面的反思。通过对闾门及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谢肃的《入阊门》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咏物诗,它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与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闾门及其周边景物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