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频年劳远道,多情对酒恋春华。
棣花天外遥思弟,桃叶风前倍忆家。
寂寞昆丘弹佩剑,苍茫瀛海驾飞槎。
此身归定知何处,还信吾生自有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临江仙·自洛之越西游故地》的第三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出昆山候海舟:从昆山出发,等待海船。
薄宦频年劳远道,多情对酒恋春华:薄命的官职使得我频繁地奔波于异地,面对春天的美景,我满怀深情地喝酒,思念着故乡。
棣花天外遥思弟,桃叶风前倍忆家:棣花(一种植物)象征着远方,我在天上遥想着弟弟;桃花(一种美丽的花朵)在风前唤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
寂寞昆丘弹佩剑,苍茫瀛海驾飞槎:孤独地坐在昆仑山的山峰上,我弹奏着佩剑,面对着茫茫的大海,驾驶着飞槎(一种神话中的飞行器)。
此身归定知何处,还信吾生自有涯:我的归宿在哪里?我的生命是否有极限?我还相信自己的生命是有尽头的。
译文:
从昆山出发,等待海船。
薄命的官职使得我频繁地奔波于异地,面对春天的美景,我满怀深情地喝酒,思念着故乡。
棣花象征着远方,我在天上遥想着弟弟;桃花在风前唤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
孤独地坐在昆仑山的山峰上,我弹奏着佩剑,面对着茫茫的大海,驾驶着飞槎。
我的归宿在哪里?我的生命是否有极限?我还相信自己的生命是有尽头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旅途中的孤寂和思乡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开头“出昆山候海舟”,描绘了一幅诗人准备出海航行的画面。这里的“候”字,既表达了诗人等待船只的心情,也暗示了他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接着“薄宦频年劳远道”,诗人感叹自己的薄命官职使得他不得不频繁地奔波于异地。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多情对酒恋春华”,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美景中饮酒、思念故乡的情感。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美好春光中饮酒的场景,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棣花天外遥思弟,桃叶风前倍忆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这里,“棣花”和“桃叶”都是指代故乡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寂寞昆丘弹佩剑,苍茫瀛海驾飞槎”,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自我的精神面貌。昆丘和瀛海分别是诗人心中的两个不同的地方,分别代表了孤独和追求梦想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句“此身归定知何处,还信吾生自有涯”,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达到了高潮。他认为人生的归宿并不确定,而生命本身也有其极限。这种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存在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