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桥槐市俯江波,万骑长从秉钺过。
楼倚五云帘幕杳,地连三楚甲兵多。
玳筵画省谁陈醴,绛烛牙船有舞魔。
不道太湖全失险,合围城外已吴歌。

次韵姑苏纪事

柳桥槐市俯江波,万骑长从秉钺过。楼倚五云帘幕杳,地连三楚甲兵多。玳筵画省谁陈醴,绛烛牙舡有舞魔。不道太湖全失险,合围城外已吴歌。

诗句解析:

  1. “柳桥槐市俯江波” - 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其中柳树和槐树环绕着一座桥梁,河水波光粼粼。这里的“俯”字表达了对景色的欣赏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2. “万骑长从秉钺过” - 描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经过的场景。这里的“长从”强调了队伍的规模和行进的连续性。手持“秉钺”(古代的一种武器)则可能暗示这是一支军队或执法队伍。

  3. “楼倚五云帘幕杳” - 描绘了一座高楼被五色云雾缭绕的情景。这里的“倚”字表达了这座楼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感觉。

  4. “地连三楚甲兵多” - 描述了地域广阔,且军事活动频繁。这里的“三楚”指的是楚国,而“甲兵多”可能意味着战争频繁或者军事力量强大。

  5. “玳筵画省谁陈醴” - 提到了一种豪华的宴席场景,可能是在宫廷或高级官员家中举行的。这里的“陈醴”指的是摆上美酒以示款待。

  6. “绛烛牙舡有舞魔” - 描绘了一种舞蹈表演。这里使用了“舞魔”来比喻舞蹈中的动作或姿态,可能具有夸张或神秘色彩。

  7. “不道太湖全失险” - 这句话可能是作者对某种情况的感慨或评论。它暗示了某个地方原本可能存在的危险或不稳定因素已经消失,但也可能隐含着某种讽刺或担忧。

    译文:

    柳桥下槐树下,江水波光粼粼,万马奔腾而过,持着大刀的将领经过。高楼依偎在飘渺的云雾之中,三楚之地,战事频发,宴会桌上,酒杯交错,舞动生姿。太湖之畔,曾经危机四伏,现在却歌舞升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苏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诗中的景物和人物都富有象征意义,如柳桥、槐市、江水等,不仅描绘了苏州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独特情感。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和词汇如“万骑”、“秉钺”、“甲兵多”等,都富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现了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