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天柱倾,东南地维拆。
日月代盈亏,寒暑互因革。
世界无员满,达观乃不惑。
古哲有真言,顺应无留迹。
行乐且行乐,清江漱寒石。

【注释】

赠大司马文峰陈老先生东归:赠别。文峰,即陈文峰。大司马,官名,掌领兵之政的高级武官。文峰,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朋友,曾因反对武则天专权而被贬为交趾尉。后被召回京,任麟台监主簿。这首诗是作者送别陈文峰的。

西北天柱倾:北天极星坠落了。“天柱”指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高悬,如一根直插云天的柱子)。

东南地维拆:东南方的大地出现了裂缝。“地维”指地理上的南北两极。这里借指南方的天地发生异象。地维,指大地。

日月代盈亏:太阳月亮轮流出现和隐藏。代,代代相承;盈,满月时,日隐于其后;亏,月初,日出于其上。

寒暑互因革:冬夏交替,更替不断。因,依循;革,改变。

世界无员满:宇宙没有圆整的形态。员,圆周正,圆周率,表示圆周长与直径之比;此处意指宇宙没有完美无缺的状态。

达观乃不惑:以超脱的眼光看事物,就不会迷惑。

古哲有真言:古代智者有过这样的名言。

顺应无留迹:顺应自然规律,不会有遗憾。

行乐且行乐: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清江漱寒石:在清澈的江河中洗涤寒石。

【赏析】

诗题“赠大司马文峰陈老先生东归”,从诗的内容来看,此诗是为送别陈大司马而作。诗中通过写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送别的情感。

首联“西北天柱倾,东南地维拆。”是说西北天极星坠落了,东南的大地也出现了裂缝,暗喻国家政治局势不稳。“日”、“月”代代相传,“寒暑”更迭无常,暗示世事变化多端。“日月”与“天地”,分别代表天和地,“寒暑”与“阴阳”,都是自然界的两种对立现象。“昼夜”“昼夜”是时间的两个方面,“寒暑”是气候的两个方面,“日月”与“天地”、“寒暑”与“阴阳”相对应,说明世间万物都遵循着某种规律在运行,而这种运行又总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之中。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又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感慨与无奈。

颔联“日月代盈亏,寒暑互因革。”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日”和“月”都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元素,它们代表着光明与黑暗、温暖与寒冷。而“代”和“因革”则是这两个元素的相互关系。“代”表示交替、轮回,而“因革”则意味着变化、发展。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自然界中光明与黑暗、温暖与寒冷的交替循环,也表达了自然界中光明与温暖逐渐增多、寒冷与黑暗逐渐减少的趋势。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认识,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敬畏之情。

颈联“世界无员满,达观乃不惑。”是说宇宙没有圆周正的形状,只有圆弧状的曲线。这里的“员”是指圆周率,表示圆周与直径之比的最大值。而“达观”则是指超脱俗世眼光,看待事物不受局限。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形状的理解,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看法。诗人认为,人生就像宇宙一样,不可能完全圆满无缺,只有保持一颗达观的心态才能不被迷惑。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尾联“古哲有真言,顺应无留迹。”是说古代智者有过这样的名言,顺应自然规律,不会有遗憾。这里的“古哲”指的是古代的智者或圣人,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而“真言”则是指真实的话语或教诲。这两句诗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是对后文的铺垫。诗人通过对古人名言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于顺应自然规律的理解和追求。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古人智慧的赞赏,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敬畏。

全诗以自然界的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表达诗人送别的情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古人言论的引用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规律和人生态度的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