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春山闻鹧鸪,今年秋山闻鹧鸪。
廊庙江湖行尽得,不知軥格为谁呼。

注释:

闻鹧鸪:听到鹧鸪的叫声。

昔年春山闻鹧鸪,今年秋山闻鹧鸪。

昔年和今年:都是指作者的一生。春天和秋天:分别代表少年时期和老年时期。

闻鹧鸪:听到鹧鸪的叫声(鹧鸪鸣声凄切)。

廊庙江湖行尽得,不知軥格为谁呼。

廊庙江湖:比喻朝廷内外或朝堂、民间。行尽得:走到尽头,得到全部。軥格:指诗词中平仄失律,即不押韵。为谁呼:为谁而作。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名篇之一。诗中通过“闻”字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现实的思考巧妙地联结起来。从“昔年春山”到“今年秋山”,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诗人却依然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

首句“昔年春山闻鹧鸪”,诗人回忆起年少时在春山听鹧鸪的叫声;次句“今年秋山闻鹧鸪”,则描绘了诗人在秋山上再次听见鹧鸪的叫声。两句一唱一和,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的无奈之情。

第三句“廊庙江湖行尽得”,描述了诗人在官场和民间奔波的经历,他走过了无数的地方,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这里的“廊庙”指的是朝廷内外,“江湖”则代指民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感慨。

最后一句“不知軥格为谁呼”,则是诗人对自己所作诗词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诗词虽然写得再好,但也无法改变现实,只能被人们所忽略。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鹧鸪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