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击空明,扁舟似叶轻。
残星低两汉,缺月上三更。
木铎他山响,渔歌隔坞声。
恍疑仙岛近,身世在蓬瀛。

短棹击空明,扁舟似叶轻。

残星低两汉,缺月上三更。

木铎他山响,渔歌隔坞声。

恍疑仙岛近,身世在蓬瀛。

注释:

  1. 短棹击空明:用短而小的船桨击打水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映衬出空旷明亮的月光。
  2. 扁舟似叶轻:扁舟(小船)像一片树叶一样轻盈。
  3. 残星低两汉:残星(即零散的星星,泛指星星)低垂到天边的两个星座(通常指北斗七星)。
  4. 缺月上三更:月亮缺损,出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5. 木铎他山响:木铎(古代的一种乐器)在他的山中响起。
  6. 渔歌隔坞声:渔歌(渔船上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
  7. 恍疑仙岛近:恍惚之间,好像看到了仙岛上的景物。
  8. 身世在蓬瀛:形容自己的生命如同仙人一般,飘渺不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春夜湖景图。诗人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又神秘的夜晚,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首句“短棹击空明,扁舟似叶轻”,以短而小的船桨击打水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映衬出空旷明亮的月光,形象地展现了湖面宁静、清澈的美丽景象。同时,“扁舟似叶轻”也暗示了船只的轻盈与飘逸,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诗中的“残星低两汉,缺月上三更”两句,描绘了天空中的景象。残星(即零散的星星)低垂到天边的两个星座(通常指北斗七星),而缺月(即月亮缺损)出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种景象给人一种静谧、深沉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最后两句“木铎他山响,渔歌隔坞声”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景象。木铎(古代的一种乐器)在他的山中响起,渔歌在山谷间回荡。这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而美妙的乐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人生如梦,短暂而易逝,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