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迢迢带夕曛,松房初启妙香焚。
窗前峭壁悬青雨,屋上流泉绕白云。
山翠湿衣僧未觉,岩花落帽客先闻。
田家见说来修祀,铃磬宣经至夜分。

留题明因寺

石阶迢迢带夕阳,松房初开妙香焚。

窗前峭壁悬青雨,屋上流水绕白云。

山翠湿润衣未觉,岩花落地客先闻。

农家见说来修祀,铃磬宣经至夜分。

注释:

  • 石磴迢迢带夕曛:石台阶远远地延伸到黄昏时分,伴随着夕阳的余晖。
  • 松房初启妙香焚:松树的屋子刚刚打开,香气四溢。
  • 窗前峭壁悬青雨:窗子前面陡峭的山壁上挂满了细雨。
  • 屋上流水绕白云:屋顶上的水流绕过了白云。
  • 山翠湿润衣未觉:山上翠绿的树木让衣服都湿透了,但自己却没有察觉。
  • 岩花落帽客先闻:岩石上的花朵落下时,游客们先闻到了花香。
  • 田家见说来修祀:农民见到有人来修庙祭祀,便告诉他们。
  • 铃磬宣经至夜分:寺庙里的钟声和磬声持续到深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明因寺景色和活动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因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首句“石磴迢迢带夕曛”,用“石磴”和“夕曛”两个关键词,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石径通向夕阳的景象,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接下来的诗句中,“松房初开妙香焚”和“窗前峭壁悬青雨”等词句,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绘了寺庙内松树房间的幽静和窗外峭壁的壮观。特别是“屋上流水绕白云”一句,不仅形容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反映了寺庙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特点。

“山翠湿润衣未觉,岩花落地客先闻”等句子,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意象,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场景之中。最后两句“田家见说来修祀,铃磬宣经至夜分”则转向了人文活动,描绘了人们在寺庙中进行宗教活动的情景,以及寺庙夜晚的安宁和祥和。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因寺作为一个修行和祭祀场所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文之境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