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吟诗兴未阑,徐徐骢马出松关。
村原窈窕通幽径,林壑依稀似故山。
鸥泛晓溪云碓静,犊眠春陇雨犁闲。
田家老稚相迎望,应笑征夫两鬓斑。
诗句释义:
- 野寺吟诗兴未阑(注解:野寺,郊外的寺庙。吟诗,诗歌创作的活动。兴未阑,即兴致未尽)
- 徐徐骢马出松关(注解:骢马,黑色的马。松关,地名或关卡。)
- 村原窈窕通幽径(注解:村原,指村落的原野。窈窕,深远曲折的样子。通幽径,通往幽深小路)
- 林壑依稀似故山(注解:林壑,山林和壑谷。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故山,旧日居住的山。)
- 鸥泛晓溪云碓静(注解:鸥,水鸟名。泛,在水中漂游。溪,小河。云碓静,云层中传来捣衣的声音非常平静)
- 犊眠春陇雨犁闲(注解:犊,小牛。春陇,春天的田畔。犁闲,农具闲置。)
- 田家老稚相迎望(注解:田家,农家。老稚,老人和孩子。相迎望,相互迎接眺望。)
- 应笑征夫两鬓斑(注解:应笑,应该大笑。征夫,远行的士兵或官员。两鬓斑,形容年纪大头发花白)
译文:
在郊外的寺院里我吟诵着诗篇兴致未尽,然后缓缓骑着青色的马出了松关。
村中的原野幽深曲折通向一条小道,树林山谷间依稀可见旧日的山色。
清晨的雾气中水鸟掠过溪流发出清脆的响声,田间农夫的犁耙闲置不用悠闲自得。
田野里的农夫和小孩纷纷出来迎接远方归来的人,想必他们都会嘲笑这些远征的士兵两鬓已经斑白。
赏析:
此诗以诗人在寿昌道中的经历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首联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在野寺吟诗,兴致盎然,但仍未尽兴。颔联写诗人骑马出关,沿途的自然风光如画卷般展开在眼前。颈联写清晨的山村宁静而美丽,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尾联则通过描写田野中的农夫和小孩,展现了农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眷恋。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