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马向榆州,萧萧鸣未休。
朔风千里道,落日万山秋。
影乱骄行色,声长带别愁。
丈夫思报主,日夜陇西头。
【诗句释义】
- 驰马向榆州,萧萧鸣未休。
- 描述的是诗人在送客前往朔方时,骑马疾驰的场景,马匹的嘶鸣声在风中飘荡,没有停止的迹象。
- 朔风千里道,落日万山秋。
- 描绘了北方辽阔的草原和荒凉的景象,寒风凛冽,道路漫长,夕阳西下,山脉被晚霞映照得一片金黄。
- 影乱骄行色,声长带别愁。
- 形容马影在夕阳下显得杂乱无章,而马儿的嘶鸣声持续不断,仿佛带着离别的忧愁。
- 丈夫思报主,日夜陇西头。
-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的心志,无论白天黑夜,都在思念着边疆的战事,为国家而努力。
【译文】
驰骋在榆州的草原上,马蹄声声未停歇。
朔风呼啸,千里草原路漫漫,夕阳斜照,万山红遍秋色浓。
马影凌乱,骄阳似火,声声嘶鸣,伴着离别的哀愁。
我为国尽忠,日以继夜,心随陇西之巅,思绪飞扬。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出征时的感怀。诗中通过“驰马向榆州,萧萧鸣未休”描绘出一幅生动的送别画面,马匹奔腾不息,声音悠扬。接着,“朔风千里道,落日万山秋”展现了北方边陲的壮美景色,以及旅途的艰辛。“影乱骄行色,声长带别愁”细腻地捕捉了马影与马鸣交织的视觉效果,以及它们带给人的别离之情。最后,“丈夫思报主,日夜陇西头”,诗人表达了自己忠诚报国的决心和日夜思念边疆的情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边塞诗特有的豪迈与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