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水南通楚,清河北带齐。
故山云淰淰,长路草萋萋。
野旷秋天阔,峰高夕日低。
前村疑渐近,转盼暝烟迷。

【注释】

济河道中:指黄河在山东省境内流经曲阜时。

汶水:即泗水,发源于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北流经鲁西南入淮河。

清河:发源于今河北邢台市西北,北流入海。

故山:指家乡的山。云淰淰:形容山势高峻而连绵不断。

长路:漫长的道路。

秋:秋季,这里指秋天的傍晚。

峰高夕日低:夕阳西下,山峰显得越来越高。

前村:指前面不远的村庄。

暝烟:天色昏暗的烟雾。迷: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客居山东时的即景之作,描写了作者在济河道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济水两岸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汶水南流到楚地,清河北流带齐地。“南”与“北”,一东一西,形成对照;“通”与“带”,一往一来,相映成趣。既写出了地理位置的差异,又写出了河流流向的不同。

颔联写远望故乡的山,只见山高而连绵不断;近看归途,只见草长而萋萋满道。一个“高”字,一个“长”字,都写出了山势的高峻和漫长。“萋萋”二字则写出了草木茂盛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山的高大和道路的漫长,而且通过这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出了旅途的艰辛和孤寂。

颈联写眼前所见:天已黄昏,原野开阔,远处群山苍莽;夕阳西下,山峰越来越低。这两句诗通过对天边晚霞和山峰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其中“野旷秋天阔”一句,将“野”与“阔”联系起来,既写出了秋天的原野辽阔无垠,又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尾联写眼前所见:前村依稀可见,转眼间暮色四合,一片迷蒙。这两句诗通过对前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其中“疑渐近”三字,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转盼暝烟迷”一句,则将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让人感到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含蓄,既写出了旅途的艰辛,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