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江北渡入涪溪,乱石丛篁路欲迷。
太史遗文残碣上,武侯荒庙夕阳西。

锁江北渡入涪溪,乱石丛篁路欲迷。

太史遗文残碣上,武侯荒庙夕阳西。

注释与赏析:

  • 译文
    我沿着北岸渡过涪水进入峡谷中的溪流,路上满是乱石和丛林,视线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在一块石碑上发现了太史的遗文,而不远处的武侯庙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荒凉。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探索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理景观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首句“锁江北渡入涪溪”,通过使用“锁”这个动词,表现了江流狭窄、两岸景色相连的特点,同时暗示了诗人在这条小径上的探索是充满未知和冒险性的,为全诗奠定了探险的氛围。接着,“乱石丛篁路欲迷”,通过描写沿途的自然环境,传达出一种原始而自然的美,同时也表达了道路的险峻和难以辨认的感觉。
  • 在第二句中,“太史遗文残碣上”,利用“太史”这一古代官职,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沉淀。而“残碣”则暗示这些遗迹已经历了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但仍顽强地保存了下来,反映了古人对于历史的尊重和记忆。
  • “武侯荒庙夕阳西”,这句诗以武侯(诸葛亮)的祠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夕阳西下,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凄美和宁静之感,使得祠堂显得更加神秘和引人遐想。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敬仰。

《叙南曲 其二》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历史沉淀以及文化传承的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