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秘迹华阴求,苦忆昔年张益州。
旧省愧同何劭入,扁舟欣共李膺留。
松陵月上青菰晚,苕水波翻紫稻秋。
他日相思期结社,休文传有故时丘。
和答大宗伯董用均
平生秘迹华阴求,苦忆昔年张益州。
旧省愧同何劭入,扁舟欣共李膺留。
松陵月上青菰晚,苕水波翻紫稻秋。
他日相思期结社,休文传有故时丘。
注释:
1、平生:指平生的心愿或愿望。秘迹:隐秘的踪迹。华阴:古地名,这里指华山。张益州:即张方平,曾任益州牧,所以称“张益州”。何劭:东汉人,曾任尚书令等职,以廉洁著称。扁舟:船。李膺:东汉名臣,曾任太尉。
2、旧省:指过去任职的地方。愧同:惭愧与何劭相比。
3、松陵: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青菰:一种水生植物,其茎叶为绿色,故称青菰。苕水:指苕溪,在浙江省境内。紫稻:指紫色的稻米。
4、相思:形容思念之情。期结社:期待能够结交朋友。休文:谢安,字安石,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传有:流传下来的书籍。故时丘:指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董用均的回应,表达了他对董用均的敬意和赞赏之情。全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句“平生秘迹华阴求”,诗人表达了他对华阴的追求和渴望。华阴是道教圣地,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寄托和人生追求。
次句“苦忆昔年张益州”,诗人回忆起了张益州(张方平)的美好形象。张益州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官员和文学家,他的才华和品质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回忆张益州,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旧省愧同何劭入”,诗人感慨自己与何劭相比,觉得自己的官职卑微。何劭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贤臣,他曾经担任过尚书令等职,以廉洁著称。诗人通过比较自己和何劭,表达了自己的谦虚和自励。
第四句“扁舟欣共李膺留”,诗人表达了自己与李膺(李膺)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李膺是东汉名臣,他曾经担任过太尉等职,以正直著称。诗人通过表达与李膺的共事之乐,展现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第五句“松陵月上青菰晚”,诗人描绘了松陵月色的美好画面。青菰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茎叶为绿色,所以称之为青菰。诗人通过描绘月夜下的青菰,展现了自己的才情和品味。
第六句“苕水波翻紫稻秋”,诗人描绘了苕水秋色的美好景象。紫稻是指紫色的稻米,它代表着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的愿望。诗人通过描绘紫稻秋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一句“他日相思期结社”,诗人表达了自己未来的志向和愿望。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理想和信念。同时,他也期望自己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华阴、张益州等历史人物的回忆和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品味。同时,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述和个人志向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追求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