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初不守,仗节司李独。
岂意衔须人,近出乌程族!
妻女手自屠,终焉一剑伏。
脰断不肯殊,抉吭以瞑目。
尸听府吏裹,义动酋长哭!
昔闻潘生言,凛焉毛发肃。
我歌江南哀,哀绝为君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哀江南·其一》。全诗共18句,每句五字,内容如下:

  1. 新安初不守:新安县刚开始时没有受到侵犯。
  2. 仗节司李独:有节操的官员(李)是当地的长官。
  3. 岂意衔须人:想不到被俘虏的人都是胡须长的人。
  4. 近出乌程族:最近从乌程县来的人。
  5. 妻女手自屠:妻子和孩子亲手宰杀自己。
  6. 终焉一剑伏:最终用一把剑结束了生命。
  7. 脰断不肯殊:脖子断了也不愿意改变。
  8. 抉吭以瞑目:挖出心脏后闭上眼睛。
  9. 尸听府吏裹:尸体被官府带走。
  10. 义动酋长哭:因为忠诚感动了酋长们落泪。
  11. 昔闻潘生言:我听说潘岳的事迹后非常感慨。
  12. 凛焉毛发肃:感到非常震撼和严肃。
  13. 我歌江南哀:我唱起了关于江南的挽歌。
  14. 哀绝为君续:悲伤至极而作此篇以续哀。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 新安初不守:新安县刚开始时没有受到侵犯。

  • “新安”可能是一个地名,但具体指的是哪个地方不太确定。“初不守”表示这个地方最初并没有被敌人占领或侵扰。

  • 仗节司李独:有节操的官员(李)是当地的长官。

  • “仗节”意味着手持符节,古代官员的标志,这里指代官员的身份和权威。“司李”可能是指某个官职或者职位的名称。“独”可能表示这位官员独自承担起责任或使命。

  • 岂意衔须人:想不到被俘虏的人都是胡须长的人。

  • “衔须”形容胡须很长,可能是因为年纪大或者是故意留长。这里的“人”可能指的是被俘的士兵或其他被征服者。

  • 近出乌程族:最近从乌程县来的人。

  • “乌程”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这里的“族”可能指的是一群、一伙的意思。“近出”表示这些人最近来到这个地方。

  • 妻女手自屠:妻子和孩子亲手宰杀自己。

  • “手自屠”描述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牺牲,可能是为了保全家人的生存。

  • 终焉一剑伏:最终用一把剑结束了生命。

  • “一剑伏”表示使用剑结束生命的行为。这里的“伏”可能指的是屈服、投降或死亡。

  • 脰断不肯殊:脖子断了也不愿意改变。

  • “脰断”指的是脖子断裂,这是极端的痛苦和牺牲的表现。“不肯殊”表达了宁愿死也不愿意屈服或改变的态度。

  • 抉吭以瞑目:挖出心脏后闭上眼睛。

  • “抉吭”指的是挖出心脏,这个动作可能是为了确保死亡时的平静或尊严。“瞑目”表示闭上了眼睛,可能是在完成最后的动作前的一种安详状态。

  • 尸听府吏裹:尸体被官府带走。

  • “府吏”可能指的是官府的官员或者士兵,负责处理尸体的工作。“裹”表示装殓、包裹的意思,这里暗示着对死者的尊重和对待。

  • 义动酋长哭:因为忠诚感动了酋长们落泪。

  • “义动”表示由于忠诚而引发的感动或情感反应。“酋长”指的是部落中的最高首领或领袖。“落泪”表明这种忠诚和情感的触动是深刻的,以至于引起了他人的共鸣和感动。

译文

新安最初没有被占领,有节操的官员是当地的长官。谁能想到俘虏的人胡须都特别长?最近从乌程县来的人,妻子和孩子亲手宰杀自己。最终用一把剑结束了生命,脖子断了也不愿意改变。挖出心脏后闭上眼睛,尸体被官府带走。因为忠诚感动了酋长们落泪。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新安地区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和人们对忠诚与牺牲的深刻理解。通过描绘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和人物,诗人表达了对战争和侵略的强烈谴责,以及对那些为了信仰和信念不惜一切代价的人们的高度赞扬。诗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悲壮和人们的坚强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