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义遍江东,皖人殊可丑。
岂知刘广文,临难竟不苟!
捧檄署泾县,胡来誓死守。
城破何从容,赴井还携妇。
又闻周广文,敢战敌为走。
仓卒殒学宫,绝命刃在手。
拔刃手不开,殉之庶无负。
如何泾县亡,一时有二叟!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汪元量,他是一位文采非凡的爱国诗人,一生经历多次战乱,对国家的命运十分关注。这首诗是他在元朝占领江东地区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当地官员的失望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我们来看看诗的首句:“节义遍江东,皖人殊可丑。”这里“节义”指的是节操和道义,“江东”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江东地区,节操道义已经被败坏到了极点,当地的人们也变得非常丑陋。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

第二句:“岂知刘广文,临难竟不苟!”这里的“刘广文”可能是某个具体的人名,也可能是泛指一个有节操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竟然有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坚持节操,不苟且偷安。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坚守节操行为的赞赏和钦佩。

第三句:“捧檄署泾县,胡来誓死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被委任为泾县的长官,面对敌人的威胁,我发誓要誓死守护这个地方。这里“檄”是指古代政府颁发的文书,用来征兵或征调物资。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的认识。

第四句:“城破何从容,赴井还携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城池被攻破的时候,你却表现得从容不迫,甚至还带着妻子一起赴井自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困境中选择逃避的人的不满和批评。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其他几位官员的行为:

第五句:“又闻周广文,敢战敌为走。”这里的“周广文”可能是另一个具体的人名,也可能是泛指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抵抗敌人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又听说有一位名叫周广文的人,他在敌人面前敢于战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英勇行为的赞美和钦佩。

第六句:“仓卒殒学宫,绝命刃在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位官员在仓卒之中不幸身亡,他的手里握着一把刀,准备用它来结束自己的命运。这里“仓卒”意味着匆忙和突然,“殒”在这里表示死亡。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这种英勇牺牲的惋惜和哀悼。

最后一句:“拔刃手不开,殉之庶无负。”这里的“拔刃手不开”可能是指这位官员在拔出武器时,因为力竭而无法打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他能够拿起武器战斗到底,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官员命运的惋惜和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几位官员的不同行为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坚守节操、勇于抗争的英雄人物的赞美和钦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