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失国柄,二竖覆皇都。
武昌兴甲兵,传檄诛奸徒。
烽火照河北,四镇还相图。
撤兵防上游,坐视扬州屠。
所虑楚师下,宁忧胡马驱!
胡马渡江来,奸臣弃主逋。
可怜佳丽地,士女成炭涂!
我友报韩切,义旗倡三吴。
磨盾草檄文,鬼神泣通衢。
一战不得当,诸将人人殊。
书生愤所激,攘臂愿执殳。
兵力虽不敌,志已无完躯。
遇难震泽滨,事败志勿渝。
我友赴深渊,我生聊须臾。
宛转娇儿女,枕藉江与湖。
哀号浮水出,涕泣通市俱。
抚尸哭一声,痛绝还复苏。
烈士死不悔,妻孥何罪辜!
首祸者谁子,至今犹缓诛。
椎心问苍天,苍天安足呼!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文天祥的《乙酉五月十九日风泊仪真》。

译文:

南渡失国柄,二竖覆皇都。
武昌兴甲兵,传檄诛奸徒。
烽火照河北,四镇还相图。
撤兵防上游,坐视扬州屠。
所虑楚师下,宁忧胡马驱!
胡马渡江来,奸臣弃主逋。
可怜佳丽地,士女成炭涂!
我友报韩切,义旗倡三吴。
磨盾草檄文,鬼神泣通衢。
一战不得当,诸将人人殊。
书生愤所激,攘臂愿执殳。
兵力虽不敌,志已无完躯。
遇难震泽滨,事败志勿渝。
我友赴深渊,我生聊须臾。
宛转娇儿女,枕藉江与湖。
哀号浮水出,涕泣通市俱。
抚尸哭一声,痛绝还复苏。
烈士死不悔,妻孥何罪辜!
首祸者谁子,至今犹缓诛。
椎心问苍天,苍天安足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悲愤诗,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担忧,以及对敌人的强烈谴责和愤怒。

诗歌以”南渡失国柄”开头,表达了南宋王朝在面对金军的入侵时,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和权力。”二竖覆皇都”则进一步描绘了金军如何轻易地占领了首都杭州的情景,使得皇帝和朝廷陷入了混乱和绝望的境地。

诗人描述了武昌兴起战争,并传下了讨伐奸贼的命令。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人民在战争中所承受的痛苦和牺牲。

诗歌转向了战争的影响,烽火照亮了北方的土地,而各地的军队也开始互相争夺利益。这些描述都揭示了战争的破坏性和灾难性。

诗人并没有被这些残酷的现实所吓倒,而是继续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他写道:”我友报韩切,义旗倡三吴”,表明自己将继续为正义事业而奋斗,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和挑战。

诗歌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描述了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他们被敌人屠杀,家园被毁,亲人被杀,妻离子散。这是对战争的直接控诉和谴责。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和放弃。相反,他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决心:”烈士死不悔,妻孥何罪辜!首祸者谁子,至今犹缓诛。椎心问苍天,苍天安足呼!” 他认为,即使是敌人的首恶也必须受到惩罚,而他作为抵抗者,他的死亡并不值得惋惜或悔恨。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歌,它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经历,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