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吾意放,落日畏途偏。
岂有戴渊念,应无李涉贤!
风尘新白发,灯火旧青毡。
多难淹三载,为贫验一肩。
宦悲游子薄,装动健儿怜。
野寺寻鞍马,空山乱卷篇。
琴书留啸咏,枕被失安眠。
江路今如此,前程意惘然!

【注释】

出关:指从家乡出来。吾意放:我的意愿。落日:夕阳。畏途:险路,比喻仕途的艰难。戴渊:东晋人,字仲若,为官清廉。李涉:唐朝诗人。应无:大概没有。风尘:指战乱。白发:指战乱后头发都白了。旧青毡:指战乱后破旧的草席。多难淹三载:经过三年多的战乱生活。宦悲:指在官场上的忧愁。游子:在外做官的人。装动:装束起来。健儿:指战士。野寺:野外的寺庙。寻鞍马:寻找坐骑。空山:寂静的山。乱卷篇:指战乱中写诗、作文等。琴书:指书籍和琴瑟等文房四宝。啸咏:吟诗唱歌,表示对世事的感慨。枕被:枕头和被子,借指日常生活用品。江路:指长江一带的道路。今如此:如今还是这样。前程:前途。

【赏析】

此诗是作者出关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战乱局势的不满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首联“出关吾意放,落日畏途偏”,意为走出关隘,我的心情轻松自在;然而落日时分,却让我感到路途艰险,心情忧虑。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不安。

颔联“岂有戴渊念,应无李涉贤”意为难道有人像东晋人戴渊那样廉洁清高?又怎会有像唐朝人李涉那样的贤才呢?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当时战乱中的人才流失的感叹。

颈联“风尘新白发,灯火旧青毡”,意为经历了战乱之后,人们的头发都变白了;而昔日家中的灯光却依旧明亮。这两句描绘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尾联“多难淹三载,为贫验一肩”,意为经过了三年多的战乱,我终于能够摆脱贫困;这足以证明我的决心和毅力。然而,这仅仅是暂时的解脱,未来的路途依然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局势的描述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切和担忧。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