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羡吾师遇主知,五年车驾镇相随。
边书忽到催朝急,密旨偏承下直迟。
血碧人间千载恨,柱摧天外九重悲。
乘舆此日蛮荒外,左右颠危更仗谁!

诗句释义:

  1. 共羡吾师遇主知 - 表达了对老师(即山阴师)得到君主赏识和信任的喜悦。”主知”意为君主的理解和认可。

  2. 五年车驾镇相随 - 描述皇帝五年来(可能指的是从辛卯年,即公元1681年开始)一直跟随老师的行程。”车驾”是古代帝王的车驾,”镇相随”表示始终伴随左右。

  3. 边书忽到催朝急 - 边疆传来紧急军情,使得朝廷感到紧迫,这可能与军事行动有关。

  4. 密旨偏承下直迟 - 皇帝有秘密指示要优先处理某些事务,可能是因为战争或政治变动的需要,导致处理事情的速度较慢。

  5. 血碧人间千载恨 - 这里用”血碧”形容战场上的惨烈,”人间千载恨”意味着这样的事件在人类的历史中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仍然让人感到悲痛。

  6. 柱摧天外九重悲 - 比喻国家或社会的支柱受到损害,就像天外的大柱子被摧毁一样,引起深深的悲哀。

  7. 乘舆此日蛮荒外 - 皇帝当时处于蛮荒之地之外,可能是指远离都城、边疆等中心地区。

译文:

曼公书信到达,得知山阴师殉职的消息。
我非常羡慕我的老师得到了君主的赏识并受到信任,他/她陪伴着皇帝五年。
边疆传来消息,朝廷对此感到非常紧急,可能是某种军事行动。
皇帝有秘密指令要优先处理某些事务,可能是因为国家面临某种挑战。
历史上这样的悲剧在人世间上演了很长时间,仍然令人感到悲伤。
国家或社会的关键支柱受到了损害,就像天外的大柱子被摧毁一样,引起了深深的悲哀。
皇帝当时可能处于远离中心地区的蛮荒之地。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山阴师(作者的老师)不幸去世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述皇帝和军队的反应,以及历史事件的沉重感,表现了国家和个人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作者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