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岁谬叨漳浦荐,主恩特诏试天官。
书生不以先容进,国士偏承破格看。
一命滥参延郡幕,三年窃戴侍臣冠。
同时知己捐躯尽,每念师恩泪未干!

【注释】

昔岁:去年,前一年。

谬叨:蒙受不白之冤(指被推荐而未得重用)。

主恩:皇帝的恩泽。特诏:特别下诏书。试天官:任天官,即宰相。

国士:对有才德的人的尊称。偏承:偏袒承让。破格看:破格录用,超出常规。

一命:一次任命。滥:滥用。

延郡幕:延聘为郡中的幕僚。

三年:三年中。窃戴:私下戴上。侍臣冠:侍从大臣的帽子。

知己:知心朋友或同志,这里指同僚。捐躯:牺牲生命。

师恩:老师(曾二云)的恩情。泪未干:眼泪还没有干。

【赏析】

《哭峡江曾二云老师》是一首七律诗。此诗是诗人在丙寅年(1736)、丁卯年(1737)两年间,因遭贬谪而写下的两首怀念恩师、自叹身世的诗作。其中,第一首写初遭贬谪时的感受,第二首写再遭贬谪后的心迹。这两首诗都是作者感伤身世、怀才不遇之作,表达了他对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强烈不满,对正直之士的深切同情,对恩师的无限崇敬,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

“昔岁谬叨漳浦荐,主恩特诏试天官。”第一句回忆了诗人初到福建时,被举荐的情景,“漳浦荐”指漳州府推举。诗人说自己蒙受皇恩,被朝廷推举为人才,这是诗人一生的幸运之事。“主恩特诏试天官”,说明皇帝对诗人非常器重和赏识。“试天官”指的是朝廷任命诗人为官员。

“书生不以介绍进,国士偏承破格看。”第二句表明诗人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殊荣,是因为皇帝对他的特别看重和信任。“书生”指一般读书人,诗人自称“书生”。诗人说自己并不通过什么关系或门路得到提拔,而是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学问,所以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这体现了诗人的自尊和自信。“国士偏承破格看”,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皇帝的尊重。他认为自己是国士,因此皇帝应该破格对待他,给予他应有的待遇和地位。

“一命滥参延郡幕,三年窃戴侍臣冠。”第三句诗人说自己被任命为地方官员,但这只是暂时的任命而已。“延郡幕”是指延请为郡中幕府的参谋。诗人说自己只是临时任职,并没有真正成为地方官员。接下来一句“窃戴侍臣冠”,则是说诗人在三年中担任着侍从大臣的职位。这里的“窃戴”表示诗人是在偷偷地戴着这个官职,没有公开身份,也意味着他在暗中观察和参与政事。

“同时知己捐躯尽,每念师恩泪未干!”第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同僚和知己们英勇献身的敬仰之情。诗人说虽然自己已经失去了很多知己和朋友的生命,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自己学习和尊敬。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恩师的深深感激之情。诗人说每当想起老师的恩情和教诲,他的泪水就会止不住地流下来。

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贯穿了诗人一生的经历和心迹,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从被举荐到遭遇贬谪的过程,以及他对恩师的无限敬仰和感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