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大帅已全奔,坚卧要谁驻壁门。
好养健儿曾吮血,更无弱息与招魂!
老妻浅土何人葬?遗稿烽中几册存!
敢信江陵遂不祀,荆州或有相公孙!
《哭张司马四首 其三 (庚寅、辛卯)》是明代诗人钱澄之创作的古诗。全诗如下:
榕江大帅已全奔,坚卧要谁驻壁门。
好养健儿曾吮血,更无弱息与招魂!
老妻浅土何人葬?遗稿烽中几册存!
敢信江陵遂不祀,荆州或有相公孙!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含义:
榕江大帅已全奔:榕江战役后,张司马已经彻底失败,全军覆没。”榕江”可能是指古代的地名或特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里代指了战役发生的背景。
坚卧要谁驻壁门:张司马选择在壁门(即城楼)上坚持抵抗直到最后一刻,表现出他的决绝和勇气。这里的“驻壁门”可能是对某种战略部署的描述,意味着在最前线坚守。
好养健儿曾吮血:张司马的军队虽然失败了,但士兵们曾经英勇地战斗过,他们流过血,这象征着他们的牺牲和英勇。
更无弱息与招魂:在这里,“弱息”指的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招魂”则是对他们灵魂的一种悼念和尊重。这句话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对死者的哀悼。
老妻浅土何人葬:这里的“老妻”可能指的是张司马的妻子,她因战乱而死亡。“浅土”暗示了她去世的地方是在一个较为简陋的土地上,“葬”字则表明了她的死是以一种比较简朴的方式。
遗稿烽中几册存:“遗稿”指的是张司马的遗书或其他遗留下来的物品,“烽中”可能是指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残存”则表达了这些遗物幸存的可能性。
敢信江陵遂不祀: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讽刺和怀疑,即如果张司马真的如此英勇,那么江陵这个地方应该会有对他的纪念和尊敬,但实际上却没有。
荆州或有相公孙:荆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区,而“相公孙”可能是指地方上的领袖或者负责人。这句话暗示着张司马虽然在这次战役中失败了,但他的精神和影响力仍然可以在其他地方得到传承。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张司马的敬意和哀悼,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英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那个时代的战争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