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旆迟迟迥不舒,闽江村郭半成墟。
浪闻扶义称铜马,喜听蒙尘是副车。
五岭山川百战后,三湘壁垒十年馀。
愁时目断南飞雁,莫寄孤臣雪窖书!

有所闻作 其一 (丙戌)

戎旆迟迟迥不舒,
闽江村郭半成墟。
浪闻扶义称铜马,
喜听蒙尘是副车。

注释:

  1. 戎旆(piān):古代军队的旗帜或仪仗。此处指战旗。
  2. 迟迟:形容行动缓慢或态度迟缓。
  3. 成墟:变成废墟。
  4. 扶义:支持正义。铜马:指铜制的马形器物,常用于表示忠诚和勇敢。
  5. 副车:古代一种战车的名称,比喻有才能的人遭受贬谪。
  6. 五岭山川百战后:指的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征战。五岭山指五座山脉,包括广东的大南山、南岭、连南岭、大庾岭和骑田岭等。
  7. 三湘壁垒十年馀:三湘是指湖南的湘水流域,壁垒意为坚固的防线。这里指的是湖南地区经过长时间的战争而形成的防御工事。
  8. 愁时目断南飞雁:指在思念家乡时,看到南飞的大雁,心中充满忧愁。
  9. 莫寄孤臣雪窖书:不要将我的书信寄到荒凉的北方或雪地中,因为那里没有我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事的忧虑以及个人的孤独感受。首句“戎旆迟迟迥不舒”描绘了一幅战旗缓慢移动的景象,暗喻战事连绵不断,进展缓慢。接下来的两句“浪闻扶义称铜马,喜听蒙尘是副车”则通过铜马和副车的意象来表达对忠诚与才能被贬谪的看法,体现了作者对正义和人才被忽视的愤慨。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情感,“五岭山川百战后,三湘壁垒十年馀”,反映了诗人对国家长期战争的感慨以及个人遭遇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愁时目断南飞雁,莫寄孤臣雪窖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以沉痛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