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着淄衣万恨平,穷途遇尔转伤情。
我从岭外经年至,君向江南何处行?
瓢笠喜无乡里识,须眉犹使故人惊。
相持莫便当街哭,为到郊原一放声。
遇曾庭闻芜阴市上
自着淄衣万恨平,穷途遇尔转伤情。
我从岭外经年至,君向江南何处行?
瓢笠喜无乡里识,须眉犹使故人惊。
相持莫便当街哭,为到郊原一放声。
注释:
遇到曾庭(曾庭是作者在江南的寓所),听到芜阴市上有卖花的声音。我穿着淄衣(淄衣是粗布衣服),心中万恨平息,但看到你这样伤心,更加伤感。我从岭南经过来到这里,你却要到哪里去?
瓢笠(用葫芦做成的伞或帽子)喜没有家乡的人认出来,你的胡须和眉毛仍然使老朋友吃惊。不要当着街上的行人哭泣,到了郊外的原野上可以尽情地放声高歌。赏析:
这首七绝诗是一首赠别诗,写诗人离别朋友时的情景及内心感受。开头两句“自着淄衣万恨平,穷途遇尔转伤情。”诗人以“自着淄衣”表明自己已身居贫苦之地,以“万恨平”形容自己心中的愤懑不平。“穷途遇尔”即指与朋友分手。“转伤情”,说明诗人因朋友而感到伤心,因为朋友的遭遇使自己联想到了自己的不幸。这两句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写送别,实际上却是诗人内心的抒发。“我从岭外经年至,君向江南何处行?”诗人说:“我由岭南而来,已经过了整整一年了。您要到江南去吗?”诗人在送别朋友之前,首先打听了对方的情况。这两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交代了送别的背景,同时也表明自己对朋友的关切之情。第三句“瓢笠喜无乡里识,须眉犹使故人惊。”“瓢笠”即指笠帽,用来遮阳避雨。“喜无乡里识”意思是说,他戴着笠帽,别人不认识。这两句是说他虽然身处异乡,但是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所以人们不认识他。接着“须眉犹使故人惊”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与众不同的特点,即他的胡须和眉毛使人惊讶不已。这两句既是对他外貌特征的描写,也是对他个性特点的概括,同时更是对朋友品质的赞美。最后两句“相持莫便当街哭,为到郊原一放声。”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两句的意思是:你不要当着街上的路人就哭啊哭啊,我要到郊外的原野上痛痛快快地放声歌唱。这两句是劝慰朋友的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前面几句是说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后面两句则是劝说朋友要振作起来,不要过于悲伤。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宽慰朋友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高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