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钟山树,伤心计部书。
寝园闻渐废,宫殿早为墟。
即拟收京捷,还怜死国疏。
忠襄墓前柏,荣悴定何如!

《南京六君咏·其二》是清代诗人钱澄之的作品。下面将一一解析这首诗的诗句、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回首钟山树:诗人回想起在钟山(南京的著名景点)的树木,这里可能象征着历史的痕迹或自然之美。
  • 伤心计部书:指因国事而忧心忡忡,书籍中充满了悲伤和忧虑的内容。
  • 寝园闻渐废:在寝园区,听到那里逐渐荒废的消息。
  • 宫殿早为墟:宫殿已经变成了废墟,意味着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
  • 即拟收京捷:准备着收复京城的消息,暗示对国家未来胜利的期待。
  • 还怜死国疏:仍然怜悯那些为国家牺牲的忠臣,他们的遗疏令人同情。
  • 忠襄墓前柏:忠襄墓前那棵柏树,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个忠臣而种下的。
  1. 译文
  • 回首钟山的树木,心中满是悲伤和痛苦,因为那是记录着国家命运的书籍。
  • 在寝园区听闻了那里逐渐荒废的消息,宫殿也早已成为了废墟。
  • 准备着收复京城的消息,但同时也会怜悯那些为国家牺牲的忠臣。
  • 忠襄墓前的柏树,它的荣枯又将如何呢?
  1. 关键词注释
  • 钟山:位于今江苏南京市玄武区,是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
  • 计部书:这里可能指的是关于国家政治或军事的书籍,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状况。
  • 寝园:指皇宫内供皇帝和后妃休息的地方,后来也用于指代皇家墓地。
  • 宫殿: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 即拟:即将,打算的意思。
  • 京捷:收复京城的胜利消息,表示希望和期待。
  • 死国疏:表示忠贞不渝,为国家牺牲的奏章或言论。
  • 忠襄:可能是某位忠臣的谥号或尊称。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京钟山的自然景色与皇家陵园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慨。通过对书籍内容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社会情绪。
  • 诗中的“计部书”和“寝园闻渐废”等词语,不仅揭示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担忧,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思考。
  •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