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黄端伯,居然揖左贤。
忘生缘学佛,骂敌反称颠。
岂有头皮硬,还期心血溅!
帐前新辫发,可悔罪通天!
【注释】
南京六君咏 其一 (丁亥)「不走」黄端伯,居然揖左贤。
忘生缘学佛,骂敌反称颠。
岂有头皮硬,还期心血溅!
帐前新辫发,可悔罪通天!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借咏南京六君子的典故,讽刺了当时的一些无耻之徒的丑恶嘴脸。
首联两句写南京六君子中黄端伯的为人。“不走”,即不逃跑,表现其不屈从敌人的态度。“居然”二字说明他并不因为形势险峻而屈服,而是大义凛然,坚持原则。“揖左贤”,指他主动向左顺嘉等四人靠拢,表现出他高风亮节的一面。
颔联两句写南京六君子中的左顺嘉等人的行径。他们“忘生缘学佛,骂敌反称颠”。这一句诗表面上说的是他们因佛而忘了生死,实际上却是在替日本侵略者辩护、美化战争罪行。他们的这种无耻行径,与佛教教义背道而驰,是极其可笑的。
颈联两句写南京六君子中的王竹庭等人的行径。他们“岂有头皮硬,还期心血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们根本不把生命看得多么宝贵,反而想要用鲜血来染红自己的额头。这种无耻的行为和残忍的本性,令人发指。
尾韵四句写南京六君子中的张文光等人的行径。他们“帐前新辫发,可悔罪通天!”意思是说他们在被俘后剃发为僧,现在后悔不已,想要赎罪,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只能仰望星空,祈求上天原谅他们的罪行。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南京六君子的鄙视和痛恨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六君子的描绘和批判,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黑暗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民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