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瓴章、贡水,一雨两江通。
列舰冲潮乱,孤城听吼雄。
响高天上怒,波急月中红。
此际楼船发,乘风好奏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战争的壮烈场面。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江涨(丙戌)
- 建瓴章、贡水:指的是长江的水从高处流来,形成了壮观的景象。”建瓴”意味着水势浩大,如同从高处倾倒下来的水。”贡水”则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字,这里用来指代长江。
- 一雨两江通:一场雨后,两条大河(可能指长江和珠江)都变得畅通无阻。
列舰冲潮乱
- 列舰:指排列整齐的战船。”冲潮”是指战船上的士兵在波涛中前进。
- 乱:形容战船在波涛中行进时的混乱状态。
孤城听吼雄
-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池。在这里,它可能象征着某个重要的军事要塞。
- 听吼雄:形容战鼓声震天响,给人以雄壮的感觉。
响高天上怒
- 响高:声音响亮。
- 天上:形容声音传得很远。
- 怒:形容词,表示声音大而有力量。
波急月中红
- 波急:波浪急速涌动。
- 月中:字面意思是月亮在水中,形容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景象。
- 红:颜色鲜艳如红色。
此际楼船发
- 此际:此时此地。
- 楼船:古代的一种大型战船,可以在上面设置瞭望台。
- 发:开始行动或出发。
乘风好奏功
- 乘风:利用风的力量。
- 奏功:取得胜利或功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战争场面,展现了诗人对英勇战斗的赞美之情。首二句描写了江河的壮观景象,第三句转入战争场景,描述了战船在波涛中的行进以及孤城的紧张氛围。接着,诗句转向夜晚,描写月光下的水面和战船,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渴望和信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