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斋头马遂西,秋风紫塞阵云低。
黄䰅未学鲜卑语,丹灶谁封太乙泥。
此去可经藏甲坞,何时重过浣花溪。
宵来明月殷勤照,霜落军城听鼓鼙。
闻柳陈甫客塞上寄忆
一宿斋头马遂西,秋风紫塞阵云低。
黄䰅未学鲜卑语,丹灶谁封太乙泥。
此去可经藏甲坞,何时重过浣花溪。
宵来明月殷勤照,霜落军城听鼓鼙。
注释:在斋头住宿一晚就骑马往西去了。秋风秋高气爽,边关紫塞的战云低垂。我尚未学会鲜卑话,又怎能封太乙泥?这次要去的地方可以经过藏甲坞,什么时候能够再回到浣花溪呢?夜深了,明月殷勤地照着,霜降之后,军营里的鼓声和战鼓声此起彼伏。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陈甫的信中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诗人在斋头住宿一晚后骑马向西而去;次句以“秋风”、“紫塞”等词语点出边关的秋色,暗写边关之苦;三、四两句以“未学”与“谁封”相对应,写出诗人对自己不会鲜卑语和不会封太乙泥的遗憾;五、六句则以“可经”、“何时”对答,写出诗人对友人未来之行的关切与期盼;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想象中的画面,夜半时分,明月高悬,而军营中的鼓声与战鼓声此起彼伏,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紧张气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以及对边关生活的无奈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