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万里欲投闲,未断尘缘更出关。
七十五程重屈指,梦魂何处不三山。
诗句原文:
发三山 倦游万里欲投闲,未断尘缘更出关。
七十五程重屈指,梦魂何处不三山。
赏析:
诗人背景:薛梦雷,明代福建福清人,字汝奋,号鸣宇,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官员。他以进士身份进入官场,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仕途。薛梦雷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意解析:诗中的“倦游万里欲投闲”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奔波后的疲惫与渴望回归平静的生活。这里的“万里”象征着长途旅行的距离和艰辛,而“投闲”则暗示了对隐居或退休生活的向往。这种心境在古代文人中并不罕见,他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心灵归宿的探索。
象征意义:“七十五程重屈指,梦魂何处不三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含义。这里的“三山”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还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或精神家园。通过重复“三山”这一词汇,诗人强调了其不可触及性和遥远性,同时也表达了无论身处何地,诗人的心始终向往着那个遥远的精神彼岸。
这首诗通过对“三山”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想象。诗中的“三山”,既是现实的象征,也是心灵的寄托,是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