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常多感,青春亦不平。
落梅饶惨澹,新柳太鲜明。
【注释】
①白发常多感:指诗人年老时,对青春的怀念。
②不:通“否”。
③惨澹(dàn):暗淡无光。
④新柳太鲜明:指新长出的柳条颜色特别鲜绿。
【赏析】
此为初春之作。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对春天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年老后对美好青春的怀念;后两句描写景物,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全诗语言平实而含蓄。
白发常多感,青春亦不平。
落梅饶惨澹,新柳太鲜明。
【注释】
①白发常多感:指诗人年老时,对青春的怀念。
②不:通“否”。
③惨澹(dàn):暗淡无光。
④新柳太鲜明:指新长出的柳条颜色特别鲜绿。
【赏析】
此为初春之作。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对春天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年老后对美好青春的怀念;后两句描写景物,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全诗语言平实而含蓄。
诗句释义: 1. 春院焚香处,晨关却扫时 - 春院焚香处:春天的庭院里,常用于焚烧香的地方。 - 晨关却扫时:清晨关闭门户,扫除庭院的时候。 2. 绿绨装古帙,白石种灵芝 - 绿绨装古帙:用绿色的丝绸做成书卷的包裹(绨),用以比喻书籍。 - 白石种灵芝:在白色的石块上种植灵芝,形容种植珍稀之物。 3. 招隐刘安赋,游仙郭璞诗 - 招隐刘安赋:《山海经》中记载刘安召来仙人的故事
注释: 在寂静的花水上,有一座结构精巧的羽人庐。 窗户生出云雾,松杉映照着月影虚幻。 狗儿因为要试验药物而显得灵动,老鹤因为要窥视书籍而显得憔悴。 向那些当权者长揖致意,荣华富贵是不值得追求的。 赏析: 这首诗以花水、羽人庐等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这些景物来反映诗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 首句“寂寥花水上”,以“寂寥”形容花水上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接着第二句“结构羽人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掌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并加以组织作答。解答此类题目时,一般要遵循“诗由物到人”“人由景生情”的鉴赏顺序。“药室咏六首 其一”是全篇的总纲。从全诗来看,作者以山阶、石室、三天字、五岳图等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之情。 【答案】 ①穿:通“钻”,指挖。②丹炉:烧炼长生不老之药的炉灶
【注释】 1.驾出南郊:皇帝出行到南郊。驾,指帝王的车驾。 2.青鸟:传说中能传信的青色神鸟。 3.苍龙北阙来:苍龙,指天上的星宿,也指皇帝的宫殿。北阙,皇宫的正门名,即玄武门。来,指来到皇帝身边。 4.遥传仙跸下:仙跸,指皇帝所乘的车驾。传,传报或传达的意思。 5.正睹紫微开:紫微,指天上的星宿紫微垣,是天帝所居之处。开,指出现。 6.倒景中天馆:倒影中的景色在天空中显现。 7.丛霄上帝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第一首诗是说:水亭在沙岸,船行沙岸上,使君与客来,歌妓逐客人。第二首诗是说:槛下鴐鹄舞,窗中荷花开。风景不辜负,长日且衔杯。“水亭”、“舟”
【注释】 自知灵气旧,转觉道情新:自己知道修炼的灵气已经陈旧了,反而觉得修道的心情更加新鲜。 露湿星坛夜,泉生药院春:露水沾湿了星坛上的月亮,夜幕降临;泉水在药院里涌出,仿佛春天来临。 青泥含石髓,丹焰起龙鳞:青色的泥土中含有石头的精华,丹炉里的火焰犹如龙鳞闪烁。 若得金砂就,还须赠所亲:如果能得到金砂,还要赠送给亲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炼丹的描写。首联写自己深知修炼的灵气已经陈旧了
【注释】: 移床:挪动床铺。 开药箓:打开药谱。 炼玉:修炼玉石。 五石:指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天任:自然,天然。 壶中:壶中有景,即壶中自有天地。 驻:停留。 飞光:飞升。 永得长生术:永远得到长生不老之术。 不死乡:长生不老的故乡。 赏析: 《移床开药箓,炼玉闭丹房。》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移床”开头,形象地描写了炼丹的过程;“炼玉”两句,描绘了炼丹后的景象
【注释】: 栖息那云僻:隐居于偏僻的地方。 芳菲已自多:花香四溢。 迹应无客到:足迹不会来到此处。 景复有春过:春光再次到来时,这里的风景依然如此。 户内三青鸟:家中有三只青色的鸟儿。 花间五色蛾:花丛中有许多彩色的蛾子。 传言远游子,不必向山阿:远方的游子听到这诗后,知道这里有这样美好的景色,就不必去深山中寻找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写诗人隐居深山之中,却能与世隔绝
【注解】 闽越:古郡名,在今福建省东部。三山:即福州的乌石山、越王山和鼓山。 东南八郡:指福州所属的福安、宁德、建阳等八县。 褰帷:拉开帷帘。 绝徼:极边远的地区。 揽辔:拉紧马缰。 风起江潮动:形容江潮汹涌澎湃。 霜飞:指霜降时寒气逼人。 瘴雾:山林间湿热之气所凝结而成的烟雾。 九重:皇帝居处之高。 【译文】 在三山之外,东南八郡遥远。 拉开帷帘,向着遥远的边疆; 拉紧马缰,从朝廷下到中朝。
【注释】 邺下:即指邺城,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西。刘子纬:人名。病归:因病回家。 淹留:滞留,久留。卧病意:因病而卧床。萧洒:闲散。著书情:写作文章的兴致。风尘:风沙尘埃,形容旅途劳顿。双泪眼:指眼泪汪汪的眼睛。 【赏析】 送别友人归家是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但这首诗写得颇有新意。诗中既写出了刘子纬“病归”的缘由,又有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邺下刘文学
注释:自古东海的百道都以尊为贵,它能呼吸风云,使日月昏黄。 隐隐约约的三泉盘绕着大地的轴心,迢迢迢迢的一水直通天门。 赏析:这首诗是王浚对东海的赞美。诗人首先描绘了东海的雄伟景象,接着又描绘了东海的神秘气息,最后又描绘了东海的神奇功能。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名:奉同王浚川海上杂歌九首 其三 译文 地脉东南一线开,千流万派几时回。恰从瑶圃峰头去,又逐银河天上来。 注释 1. 地脉东南:指地理上的南北方向,这里指的是中国东南部的地理特点。 2. 一线开:形容地理特征或自然景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 千流万派:描述河流众多,分支广泛。 4. 几时回:询问河流何时才会再次汇合或者回归大海。 5. 瑶圃峰头:一种神话中的仙山
【注释】奉:向。同:共。王浚川:指西晋名将王浚。海上杂歌:是一首七言诗,共九首,这是第四首。方丈瀛洲(yīng zhǒu):传说中仙人所居的海岛,在昆仑山东北。一水傍:即“一水之傍”。 【赏析】此诗写仙境。第一句写海天一色,第二句写仙家所在。第三、四句写天上的三花树和五色浆,都是神仙的美食,也写出了仙境的特点。 全诗用典贴切,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
解析 东皋 - 东皋: 指地点,此处指的是位于某处的高地或小坡。在古代中国文学中,“皋”字常被用来指代平坦的山岗或丘陵,因此“东皋”可能是指一个视野开阔的地理位置。 落日明 - 落日明: 描述夕阳时分太阳的光芒十分明亮。这表达了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景象,夕阳的美丽和光辉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西候新飙冷 - 西候: 这里指的是西边的气候,可能是形容天气转凉的意思。“新飙”,即新的疾风
秋浦多香草 【注释】1 秋浦:地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南。2. 香草:这里指杜若,一种香草。3. 当年怨楚臣:屈原是楚国大臣,被流放到江南后作《离骚》自沉于汨罗江,后人称他为“屈大夫”。4. 千载后:一千年后。5. 广骚人:即屈原,广有才识的诗人。 【赏析】首句写秋浦多香草,次句借怀古人抒发自己对屈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译文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一带生长着茂盛的杜若(一种香草)
【注释】 中夜观月出:在深夜观赏月亮升起残露:残留的雨水 洗:洗涤 青霭:淡青色的雾气 倾河:倾泻 河流:指银河 素晖:白色的光辉 自为生迟暮:自然地衰老、死亡 遂令相赏稀:因此使得欣赏的机会减少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深夜观月时所感受到的自然景物。首句“中夜观月出”,是说在一个寂静的深夜里,诗人独自坐在窗前观看天上的月出。次句“残露洗青霭”,是说清晨的露水洗涤了天空中的青烟,使之变得十分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