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客东林院,凉宵扫竹亭。
龙珠寒露殿,宝树影云扃。
听法元清净,观心自杳冥。
坐中馀爽气,虚对北山青。
【注释】
1.大复:即白居易,字乐天。
2.东林院:在长安城东北。
3.扫竹亭:指扫叶亭,是白居易与友人饮酒赏月的地方。
4.龙珠:指月亮(或称桂宫)。
5.宝树:佛寺中种植的树木。
6.影云扃:指月光照射下的树影。
7.听法:指聆听佛法。
8.观心:禅宗语,意指静坐参禅。
9.杳冥:深邃幽远的意思。
10.坐中:此处指诗的作者白居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八月十五日(中秋)时在洛阳东林寺写的。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对佛教思想的认同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追求清静、超脱的人生理想。
“携客东林院,凉宵扫竹亭。”诗人邀请友人到东林寺避暑,凉夜时分他们来到竹园扫亭。这里,“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高洁,而“亭”则是他心灵的避风港。
“龙珠寒露殿,宝树影云扃。”“龙珠”暗指明月,象征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宝树”指寺庙中的古树,象征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领悟。
“听法元清净,观心自杳冥。” 诗人在夜晚的竹林中聆听佛法,内心变得清澈透明,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坐中馀爽气,虚对北山青。”诗中的“北山青”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环境,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