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日方春暮,名园更水阴。
葱茏花满径,迤逦竹成林。
不见川原尽,祗愁云雾深。
向非沾醉后,幽绝恐难禁。
【注释】
丽日方春暮:美丽的太阳正当春天的傍晚。
名园更水阴:名贵的园林倒映在水中,形成一片阴影。
葱茏:茂盛的样子。
迤逦:弯曲延伸的样子。
川原:原野,田野。
见:通“现”,显露出来。
向非沾醉后:如果不是因为醉酒之后。
幽绝:幽静绝俗。
【赏析】
《题萧氏园》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的是萧氏园景。诗人从园内景物入手,先写“丽日方春暮”之景,然后写到园内之花木竹丛。接着写园景中之小景——不见川原尽、祗愁云雾深。最后写诗人对园中景色的感受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在园内游赏时的愉悦之情。全诗构思巧妙,用语精当,情景交融,富有情趣。
首句“丽日方春暮”开门点题,交代了时间、天气以及游宴之所的环境。“名园更水阴”二句,写园景。“更”,加衬词。“水阴”犹水边。此言园中水边,有如明镜般的湖光,倒映着周围树木的影子,形成了一片阴影。
颔联进一步描写园景。“葱茏花满径,迤逦竹成林”,写花木竹丛。这两句写景极富层次,由远而近。“葱茏花满径”,写远景,写花木丛生;“迤逦竹成林”,写中景,写竹林成林;“不闻人声到”,写近景,写花竹之中无人声息。这样层层深入,把游赏者置于一个清幽的境界中。“不闻人声到”与首句“不见川原尽”相呼应,一为听觉上之感受,一为视觉上之感受,都表现了园中的宁静气氛和游赏者的愉悦心情。
颈联写园外之景。“不见川原尽”,写视野所及之远处;“祗愁云雾深”,写视线所及之处。这两句写游赏者的视野与心理活动,也与前面两联相照应。“不见川原尽”,写所见之景,写游赏者的视线所及之处,也暗寓了园外的景色十分美丽。“祗”通“只”,只,徒然的意思。“愁”字写出游赏者因美景而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之情。
尾联写游赏者的心理感受。“向非沾醉后”,写游赏者的心态;“幽绝恐难禁”,写游赏者的感受。诗人在园中游玩时,感到如此幽美的境地难以长久停留。“向非”与“非”同义连文,表示否定的语气,表明游赏者的心情并非完全沉浸在眼前的美景之中。“幽绝”既指园内的幽美之境,又兼指游赏者此时的心情和感受,“恐难禁”则表示这种心情和感受难以抑制。
全诗以“春暮”“名园”“水阴”“川原”等词语起兴,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优美的意境。诗人通过写景抒情来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追求。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