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岁来京邑,已闻之子贤。
长怀慕先达,讵意窃同年。
感激深相附,逡巡只自怜。
如何复为别,瞻望益茫然。
弱岁来京邑,已闻之子贤。
年少时我来到京城,早就听说你儿子很有才能和德行。
长怀慕先达,讵意窃同年。
我常常仰慕你的先辈,却没想到我们居然同是读书人。
感激深相附,逡巡只自怜。
我对你非常感激,但总是徘徊不前,只觉得自己很可怜。
如何复为别,瞻望益茫然。
如何能再次与你分别,只能眺望远方,感到更加迷茫无助。
弱岁来京邑,已闻之子贤。
长怀慕先达,讵意窃同年。
感激深相附,逡巡只自怜。
如何复为别,瞻望益茫然。
弱岁来京邑,已闻之子贤。
年少时我来到京城,早就听说你儿子很有才能和德行。
长怀慕先达,讵意窃同年。
我常常仰慕你的先辈,却没想到我们居然同是读书人。
感激深相附,逡巡只自怜。
我对你非常感激,但总是徘徊不前,只觉得自己很可怜。
如何复为别,瞻望益茫然。
如何能再次与你分别,只能眺望远方,感到更加迷茫无助。
诗句释义: 1. 春院焚香处,晨关却扫时 - 春院焚香处:春天的庭院里,常用于焚烧香的地方。 - 晨关却扫时:清晨关闭门户,扫除庭院的时候。 2. 绿绨装古帙,白石种灵芝 - 绿绨装古帙:用绿色的丝绸做成书卷的包裹(绨),用以比喻书籍。 - 白石种灵芝:在白色的石块上种植灵芝,形容种植珍稀之物。 3. 招隐刘安赋,游仙郭璞诗 - 招隐刘安赋:《山海经》中记载刘安召来仙人的故事
注释: 在寂静的花水上,有一座结构精巧的羽人庐。 窗户生出云雾,松杉映照着月影虚幻。 狗儿因为要试验药物而显得灵动,老鹤因为要窥视书籍而显得憔悴。 向那些当权者长揖致意,荣华富贵是不值得追求的。 赏析: 这首诗以花水、羽人庐等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这些景物来反映诗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 首句“寂寥花水上”,以“寂寥”形容花水上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接着第二句“结构羽人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掌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并加以组织作答。解答此类题目时,一般要遵循“诗由物到人”“人由景生情”的鉴赏顺序。“药室咏六首 其一”是全篇的总纲。从全诗来看,作者以山阶、石室、三天字、五岳图等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之情。 【答案】 ①穿:通“钻”,指挖。②丹炉:烧炼长生不老之药的炉灶
【注释】 1.驾出南郊:皇帝出行到南郊。驾,指帝王的车驾。 2.青鸟:传说中能传信的青色神鸟。 3.苍龙北阙来:苍龙,指天上的星宿,也指皇帝的宫殿。北阙,皇宫的正门名,即玄武门。来,指来到皇帝身边。 4.遥传仙跸下:仙跸,指皇帝所乘的车驾。传,传报或传达的意思。 5.正睹紫微开:紫微,指天上的星宿紫微垣,是天帝所居之处。开,指出现。 6.倒景中天馆:倒影中的景色在天空中显现。 7.丛霄上帝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第一首诗是说:水亭在沙岸,船行沙岸上,使君与客来,歌妓逐客人。第二首诗是说:槛下鴐鹄舞,窗中荷花开。风景不辜负,长日且衔杯。“水亭”、“舟”
【注释】 自知灵气旧,转觉道情新:自己知道修炼的灵气已经陈旧了,反而觉得修道的心情更加新鲜。 露湿星坛夜,泉生药院春:露水沾湿了星坛上的月亮,夜幕降临;泉水在药院里涌出,仿佛春天来临。 青泥含石髓,丹焰起龙鳞:青色的泥土中含有石头的精华,丹炉里的火焰犹如龙鳞闪烁。 若得金砂就,还须赠所亲:如果能得到金砂,还要赠送给亲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炼丹的描写。首联写自己深知修炼的灵气已经陈旧了
【注释】: 移床:挪动床铺。 开药箓:打开药谱。 炼玉:修炼玉石。 五石:指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天任:自然,天然。 壶中:壶中有景,即壶中自有天地。 驻:停留。 飞光:飞升。 永得长生术:永远得到长生不老之术。 不死乡:长生不老的故乡。 赏析: 《移床开药箓,炼玉闭丹房。》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移床”开头,形象地描写了炼丹的过程;“炼玉”两句,描绘了炼丹后的景象
【注释】: 栖息那云僻:隐居于偏僻的地方。 芳菲已自多:花香四溢。 迹应无客到:足迹不会来到此处。 景复有春过:春光再次到来时,这里的风景依然如此。 户内三青鸟:家中有三只青色的鸟儿。 花间五色蛾:花丛中有许多彩色的蛾子。 传言远游子,不必向山阿:远方的游子听到这诗后,知道这里有这样美好的景色,就不必去深山中寻找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写诗人隐居深山之中,却能与世隔绝
【注解】 闽越:古郡名,在今福建省东部。三山:即福州的乌石山、越王山和鼓山。 东南八郡:指福州所属的福安、宁德、建阳等八县。 褰帷:拉开帷帘。 绝徼:极边远的地区。 揽辔:拉紧马缰。 风起江潮动:形容江潮汹涌澎湃。 霜飞:指霜降时寒气逼人。 瘴雾:山林间湿热之气所凝结而成的烟雾。 九重:皇帝居处之高。 【译文】 在三山之外,东南八郡遥远。 拉开帷帘,向着遥远的边疆; 拉紧马缰,从朝廷下到中朝。
【注释】 邺下:即指邺城,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西。刘子纬:人名。病归:因病回家。 淹留:滞留,久留。卧病意:因病而卧床。萧洒:闲散。著书情:写作文章的兴致。风尘:风沙尘埃,形容旅途劳顿。双泪眼:指眼泪汪汪的眼睛。 【赏析】 送别友人归家是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但这首诗写得颇有新意。诗中既写出了刘子纬“病归”的缘由,又有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邺下刘文学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城隅饮饯地,日暮朔风吹。 - 城隅:城市的角落。 - 饮饯地:饯别宴会的地点。 - 日暮:傍晚时分。 - 朔风:北风,通常在寒冷地区或冬季出现。 2. 征鸟不返顾,浮云相背驰。 - 征鸟:指候鸟,因迁徙而飞的鸟。 - 不返顾:不再回头。 - 浮云:轻盈飘动的云。 - 相背驰:相互背离。 3. 踟蹰意何极,叹息涕空垂。 - 踟蹰:犹豫不决的样子。 - 意何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人情感,然后结合选项确定答案。“野霭横兰径”意思是:浓雾弥漫着小道,笼罩着竹林。这一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幽深宁静、清远高远的意境。“泉声落草堂”的意思是:泉水的声音飘落到草堂。这一句写景,写出了草堂静谧的环境。“丈夫修雁缴”意思是:男子在修理雁形的箭靶。这一句点明了诗中人物的身份和活动,表现出主人公的豪迈气概
【注释】 归别业:回到自己的田庄。 五载:五年。 今来归旧庐:现在回来了。 林荒:树林荒芜。 巢野雀:鸟儿在树上做窝。 径毁:小径被毁坏。 蔓园蔬:蔓延的菜园中的蔬菜。 意倦风尘际: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身居风尘之中。 危:病重。 多惭久怀禄:因长久的俸禄而感到惭愧。 牢落:孤独寂寞。 此田居:这贫瘠的田地。 【赏析】 《归别业作》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这是一篇借景抒情之作
【注释】: 萧氏园 其二:这是《萧氏园》中的第二首。径:小路。褰裳处:穿起衣裳的地方,即小路上。川平伏槛前:在水平静之处,靠近栏杆前。华林:指美丽的园林。何丽:多么美丽。碧水:指清澈的河水。复相鲜:又显得更加清纯、鲜艳。鱼鸟方堪狎(xiá):鱼儿和鸟儿刚刚可以亲近。缨(yīng)緌(ruí):帽缨。顿可捐:马上就可以丢掉。居然:竟然。谢:辞别。尘垢:污浊之物。濯(zhuó):洗掉。潺湲(chán
【注释】 丽日方春暮:美丽的太阳正当春天的傍晚。 名园更水阴:名贵的园林倒映在水中,形成一片阴影。 葱茏:茂盛的样子。 迤逦:弯曲延伸的样子。 川原:原野,田野。 见:通“现”,显露出来。 向非沾醉后:如果不是因为醉酒之后。 幽绝:幽静绝俗。 【赏析】 《题萧氏园》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的是萧氏园景。诗人从园内景物入手,先写“丽日方春暮”之景,然后写到园内之花木竹丛
功德寺 忆昨宣皇帝,西方结胜缘。 庄严修佛土,功德施人天。 龙象山开辟,金银地接连。 伤心万岁后,陵谷尚依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述了功德寺的历史和现状。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寓意。 1. 第一句“忆昨宣皇帝,西方结胜缘” 注释:忆昔指的是对过去的回忆,宣皇帝可能是某位皇帝或高僧的尊称,此处表达了与过去的联系或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