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多逐客,而我独怜君。
弃置勿复道,凄凉不可闻。
风波一流落,江海遂离分。
他日书相及,常因西北云。
注释:
同时有很多被驱逐的人,而我独爱董应期。
不要谈论他的处境,因为他已经凄凉了。
他的一生就像风浪一样,最后落水而亡。
他死后书信相及,常因西北云。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赠给董应期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董应期的怜惜之情和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多逐客,而我独怜君。
弃置勿复道,凄凉不可闻。
风波一流落,江海遂离分。
他日书相及,常因西北云。
注释:
同时有很多被驱逐的人,而我独爱董应期。
不要谈论他的处境,因为他已经凄凉了。
他的一生就像风浪一样,最后落水而亡。
他死后书信相及,常因西北云。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赠给董应期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董应期的怜惜之情和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句释义: 1. 春院焚香处,晨关却扫时 - 春院焚香处:春天的庭院里,常用于焚烧香的地方。 - 晨关却扫时:清晨关闭门户,扫除庭院的时候。 2. 绿绨装古帙,白石种灵芝 - 绿绨装古帙:用绿色的丝绸做成书卷的包裹(绨),用以比喻书籍。 - 白石种灵芝:在白色的石块上种植灵芝,形容种植珍稀之物。 3. 招隐刘安赋,游仙郭璞诗 - 招隐刘安赋:《山海经》中记载刘安召来仙人的故事
注释: 在寂静的花水上,有一座结构精巧的羽人庐。 窗户生出云雾,松杉映照着月影虚幻。 狗儿因为要试验药物而显得灵动,老鹤因为要窥视书籍而显得憔悴。 向那些当权者长揖致意,荣华富贵是不值得追求的。 赏析: 这首诗以花水、羽人庐等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这些景物来反映诗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 首句“寂寥花水上”,以“寂寥”形容花水上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接着第二句“结构羽人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掌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并加以组织作答。解答此类题目时,一般要遵循“诗由物到人”“人由景生情”的鉴赏顺序。“药室咏六首 其一”是全篇的总纲。从全诗来看,作者以山阶、石室、三天字、五岳图等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之情。 【答案】 ①穿:通“钻”,指挖。②丹炉:烧炼长生不老之药的炉灶
【注释】 1.驾出南郊:皇帝出行到南郊。驾,指帝王的车驾。 2.青鸟:传说中能传信的青色神鸟。 3.苍龙北阙来:苍龙,指天上的星宿,也指皇帝的宫殿。北阙,皇宫的正门名,即玄武门。来,指来到皇帝身边。 4.遥传仙跸下:仙跸,指皇帝所乘的车驾。传,传报或传达的意思。 5.正睹紫微开:紫微,指天上的星宿紫微垣,是天帝所居之处。开,指出现。 6.倒景中天馆:倒影中的景色在天空中显现。 7.丛霄上帝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第一首诗是说:水亭在沙岸,船行沙岸上,使君与客来,歌妓逐客人。第二首诗是说:槛下鴐鹄舞,窗中荷花开。风景不辜负,长日且衔杯。“水亭”、“舟”
【注释】 自知灵气旧,转觉道情新:自己知道修炼的灵气已经陈旧了,反而觉得修道的心情更加新鲜。 露湿星坛夜,泉生药院春:露水沾湿了星坛上的月亮,夜幕降临;泉水在药院里涌出,仿佛春天来临。 青泥含石髓,丹焰起龙鳞:青色的泥土中含有石头的精华,丹炉里的火焰犹如龙鳞闪烁。 若得金砂就,还须赠所亲:如果能得到金砂,还要赠送给亲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炼丹的描写。首联写自己深知修炼的灵气已经陈旧了
【注释】: 移床:挪动床铺。 开药箓:打开药谱。 炼玉:修炼玉石。 五石:指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天任:自然,天然。 壶中:壶中有景,即壶中自有天地。 驻:停留。 飞光:飞升。 永得长生术:永远得到长生不老之术。 不死乡:长生不老的故乡。 赏析: 《移床开药箓,炼玉闭丹房。》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移床”开头,形象地描写了炼丹的过程;“炼玉”两句,描绘了炼丹后的景象
【注释】: 栖息那云僻:隐居于偏僻的地方。 芳菲已自多:花香四溢。 迹应无客到:足迹不会来到此处。 景复有春过:春光再次到来时,这里的风景依然如此。 户内三青鸟:家中有三只青色的鸟儿。 花间五色蛾:花丛中有许多彩色的蛾子。 传言远游子,不必向山阿:远方的游子听到这诗后,知道这里有这样美好的景色,就不必去深山中寻找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写诗人隐居深山之中,却能与世隔绝
【注解】 闽越:古郡名,在今福建省东部。三山:即福州的乌石山、越王山和鼓山。 东南八郡:指福州所属的福安、宁德、建阳等八县。 褰帷:拉开帷帘。 绝徼:极边远的地区。 揽辔:拉紧马缰。 风起江潮动:形容江潮汹涌澎湃。 霜飞:指霜降时寒气逼人。 瘴雾:山林间湿热之气所凝结而成的烟雾。 九重:皇帝居处之高。 【译文】 在三山之外,东南八郡遥远。 拉开帷帘,向着遥远的边疆; 拉紧马缰,从朝廷下到中朝。
【注释】 邺下:即指邺城,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西。刘子纬:人名。病归:因病回家。 淹留:滞留,久留。卧病意:因病而卧床。萧洒:闲散。著书情:写作文章的兴致。风尘:风沙尘埃,形容旅途劳顿。双泪眼:指眼泪汪汪的眼睛。 【赏析】 送别友人归家是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但这首诗写得颇有新意。诗中既写出了刘子纬“病归”的缘由,又有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邺下刘文学
望湖亭 阴磴穿云上,天窗绮雾中。 苍茫玉泉水,指点翠微东。 坐石牵萝蔓,攀崖憩桂丛。 何当避炎暑,几杖待秋风。 注释: - 阴磴:指曲折蜿蜒的山路。 - 穿云上:形容山路高峻,仿佛能穿过云层。 - 天窗:比喻天空中的缝隙或洞口。 - 绮雾中:形容云雾缭绕,色彩斑斓如同织锦。 - 苍茫:形容景象广阔而模糊不清。 - 玉泉:指清澈甘甜的泉水。 - 指点:用手势指示方向。 - 翠微
【诗句注释】 翠巘(yǎn):青翠的山峰。石经寺:位于四川峨眉山中,因刻有佛教经文而得名。 丹梯一径悬:红褐色的石阶直插云霄。 洞门:寺庙的入口。 石室:寺庙里的殿堂。 文字开龙藏:指寺庙内刻有许多佛像和经文。 金银布:指寺庙内的金碧辉煌的装饰。 兹山实灵异:这里的山真的很灵异。 吾欲托栖禅:我想在这里安住修行。 【译文】 青山绿水,双峰并立如玉,一条红色阶梯直通云天。寺庙洞口仿佛深藏于地底
送蒋国信之桐乡 始对贤良策,登科游汉京。 俄分尚方履,出宰卧江城。 余忆东南美,长怀山水情。 须君为地主,早晚越中行。 注释: - 始对贤良策,登科游汉京:开始时,我为国家推荐了贤良之士(即贤良策),之后他们被选拔到汉京(即京城)。 - 俄分尚方履,出宰卧江城:不久后,我分配了尚方的官印(尚方是古代负责掌管皇家器物的部门),被任命为江城的长官。 - 余忆东南美,长怀山水情
【注释】孺子:指南昌县令徐中夫的儿子,年幼而能躬耕。诸孙:指南昌县令徐中夫的子孙。承家:继承家族的基业。尔辈:你们这些人。高士:这里指高尚品德的人。亦吾师:也可以成为我的老师。山坼洪崖井,江深许令祠。坼:裂开。洪崖井:传说为仙人洪崖所凿。许令祠:《汉书·龚遂传》:“(渤海太守)渤海闻之,画行(画像)置舍下,即移书请尚(尚礼)。……后有使者复往,还(谓龚遂)曰:‘渤海无贤相,故遣臣来视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病中何仲默蒋子云过访 - “病中”指的是诗人正处于疾病之中。 - “何仲默”和“蒋子云”是作者的朋友,这里指代两位友人。 - “过访”表示朋友来访。 2. 何人顾寂寞,尽日少欢娱。 - “寂寞”意味着孤独、不被人理解或忽视。 - “尽日”表示一整天或整天的时间。 - “少欢娱”说明在生病期间很少感到快乐。 3. 慰藉烦知己,扳留强病躯。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汉殿朝正至,燕京送客回”,首联写诗人送李仪宾到京城的情景。“汉殿”指皇帝居住的地方,“燕京”是当时的首都。此联以景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