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金屋瑶作台,化人宫殿中天开。
东见蓬莱水清浅,西去几复青鸟来。
云锦之裳文五色,倬彼云汉凌昭回。
下视九域一毫芒,何异蠛蠓飞尘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李峤(约645年-713年),字巨山,唐朝赵州赞皇人。李峤的诗多以五言为主,风格雄健,气势豪迈;五言律诗则工整精当,情意深婉,音调和谐,语言流畅,对仗匀称。他的作品有《风》《水》《咏史》《游仙》《惜花》《移宴》《送别》等200余篇。

诗句释义:

  1. 银屏金屋瑶作台,化人宫殿中天开:这两句形容仙境中的建筑华丽无比,宛如银屏和金屋般璀璨夺目。”瑶”是指美玉,”作台”是指构筑平台,”化人宫”是神仙所居之处,”中天开”意味着从高空俯瞰。
  2. 东见蓬莱水清浅,西去几复青鸟来:描述了从仙境向东可以看到蓬莱仙境的水清澈而略带浅色,而向西望去,青鸟频繁飞来。”蓬莱”是中国传说中的仙境之一,常与海相关联,”水清浅”描绘了仙境之水的澄澈。”青鸟”是神话中的使者,常用来象征传递信息的人或物。
  3. 云锦之裳文五色,倬彼云汉凌昭回:这里提到仙境的服饰色彩斑斓且华贵如云,”云锦”指美丽的云彩制成的锦缎,”倬”是显著的意思,”云汉”即天河,”凌昭回”表示天河在天空中高远流淌。
  4. 下视九域一毫芒,何异蠛蠓飞尘垓:最后两句通过比较天上的仙境与地上的世界来表达诗人对于人间现实的感慨。”下视九域”指从高处向下看整个天下,”一毫芒”比喻极小或微不足道的事物,”蠛蠓”是一种昆虫,”飞尘垓”形容尘埃遍布,这里用以比喻世间的琐碎和混乱。

译文:

银屏金屋瑶做台,神仙宫殿悬于天。
东方蓬莱水清澈,西去青鸟频来往。
云锦长裙五色艳,天河流长高入天。
俯瞰天下如尘埃,天地之间何其微。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仙境图景,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仙境的神秘与美丽。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元素和自然景观,如仙境的华丽建筑、云锦般的衣裳、明亮的天河等,都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仙境的描述来反观人间的渺小与短暂,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审美情趣,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逃离现实、向往美好世界的诗意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