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游女心如结,士习诗书仰先烈。
乌台使者来作歌,期与国风传不歇。

【注释】

江汉:泛指湖北一带。游女:指歌妓,古代称歌伎为乐师。士习诗书:指读书人崇尚诗歌与学问。乌台:指唐宪宗时期宰相李吉甫贬斥刘禹锡的“乌台狱”。使者:指诗人的朋友白居易。期:希望。国风:《诗经》中的《国风》,是周代各地域不同风俗的歌曲。传不歇:传播不绝。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所作《襄阳歌》中的第三首。

第一句:“江汉游女心如结”,写在江汉地区(今湖北)作歌的女子内心充满忧愁和苦闷。江汉地区,是楚文化的发源地,这里女子多才艺。她们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心中充满了忧郁。第二句:“士习诗书仰先烈”,写那些有学识、有才华的人仰慕前代的贤明君主。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也表达了对前代贤君圣主的怀念之情。

第三句:“乌台使者来作歌,期与国风传不歇。”这里的乌台是指唐朝宰相李吉甫所设的监狱,而“使者”则是指白居易的朋友,时任杭州刺史的元稹。他们来到襄阳后,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于是,他们决定创作一首新的诗歌来表达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感情。这首诗的名字叫《襄阳歌》。第四、五两句:“期与国风传不歇”是说他们希望通过这首新作的诗歌,使《诗经》中的《国风》之音永存于世。《国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150篇诗歌,代表了当时各地音乐的不同风格。白居易和元稹希望他们的诗歌能够成为《国风》之后的又一经典之作,流传千古。

这首诗通过描绘襄阳地区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