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书成识者稀,原从羲画见天机。
故应消长随时变,一任行藏与世违。
杨柳堤边风淡荡,梧桐枝上月光辉。
无边清兴难收拾,毛颖时时听指挥。

【注释】:

邵康节:《宋史》本传称其字子懿,号耕闲,世称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即《击壤集》。皇极:帝王之书。羲画:尧舜时代的画。天机:天地自然之理。

故应:应当如此。消长:变化、增长。随时变:根据时势的变化而有所改变。行藏:行为与处世。

杨柳堤:在汴京城北,汴河之南,有一道堤叫柳堤,因两岸杨柳成荫而得名。

梧桐枝上月光辉:指月色如银辉洒在梧桐树上。

毛颖:晋代王右军(献之)的笔筒名。毛颖时时听指挥:形容诗人经常以笔为武器,抒发自己的政治感慨,或对时局发表意见。

赏析:

此诗为宋人邵定所作,是一首咏史诗。邵定生活在北宋时期,对当时朝政十分不满,他看到“皇极”之书已成,但人们却对此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于是便借古人之言来警醒世人,希望他们能够认清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处世之道,不要与世道相违。全诗通过对古代帝王和先贤们的赞美和批评,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见解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

第一句“皇极书成识者稀”,指出了帝王之书已经成书,但是真正能够理解其中含义的人却很少,这反映出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人们往往只是盲目地遵循着既定的规则,却无法真正理解和领悟其中的深远意义。

第二句“原从羲画见天机”,则是说这种认识上的不足,正是因为人们过于依赖传统的权威观念,而忽略了自然界和宇宙间真正的规律和道理。这里的“羲画”是指远古时期的尧舜时代的画,它象征着一种原始的、朴素的世界观,而“天机”则是指天地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

第三句“故应消长随时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因为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只有那些真正懂得顺应时代潮流的人,才能够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里所说的“消长”是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而“随时变”则是指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的应对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第四句“一任行藏与世违”,则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和展开,它表达了一种对于个人行为的独立思考和选择的态度,那就是人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追求,不应该盲目地随波逐流,而是应该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第五句“杨柳堤边风淡荡”,是对前四句的总结和升华,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杨柳堤边的风儿轻轻吹拂,月光洒在江面上,显得格外清新而宁静。这里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多变。

第六句“梧桐枝上月光辉”,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拓展,它通过描绘梧桐树在月光下的影子,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感叹。这里的“光辉”不仅指的是月光的明亮,更是指生命的辉煌和美好。

最后一句“无边清兴难收拾”,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和提炼。它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无法把握和捕捉到的生活乐趣和人生体验的无奈和遗憾。同时,它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应该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以便更好地把握生活的方向和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