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五月发扁舟,大理名卿上帝州。
千里好山开翠嶂,两堤杨柳荫清流。
鸣镳紫陌思前度,簪笔黄门忆旧游。
若见中朝知己问,丹心不改雪盈头。
龙江五月发扁舟,大理名卿上帝州。
千里好山开翠嶂,两堤杨柳荫清流。
鸣镳紫陌思前度,簪笔黄门忆旧游。
若见中朝知己问,丹心不改雪盈头。
注释:
- 龙江五月发扁舟,大理名卿上帝州。这里的“龙江”和“扁舟”可能指的是出发地和乘坐的船只。“大理”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名卿”意味着著名的官员或学者。“上帝州”可能是一个特殊的地名或者是对目的地的一种称呼。
- 千里好山开翠嶂,两堤杨柳荫清流。“千里”形容距离之遥远,“好山”表示优美的自然风景,“开翠嶂”形容群山如翡翠般排列。“两堤”指的是河岸两边的堤坝,“杨柳”是常见的树种,常在河边生长,“荫清流”则形象地描绘了柳树为流水提供了阴凉。
- 鸣镳紫陌思前度,簪笔黄门忆旧游。“鸣镳”指骑马时马铃的声音,“紫陌”通常指京城的街道,“前度”可能是指之前曾经到过的某个地方或某个人。“簪笔黄门”中的“黄门”是对皇宫内官员的一种称呼,“簪笔”则是指书写或绘画。“忆旧游”表示回忆过去的经历或往事。
- 若见中朝知己问,丹心不改雪盈头。“中朝”通常指的是朝廷或国家,“知己”可能是指朋友或熟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遇到朝廷的朋友或熟人,可以向他(她)询问我的情况。“丹心”指的是忠诚的心,“雪盈头”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忠诚之心如同积雪一般纯净而明亮。
赏析:
这首诗是薛瑄在送别一位名叫廖少卿的重要人物上京时所作。薛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这位官员深深的敬意和祝福。诗歌以时间为线索,从五月的启程开始,一直到最后相见的时刻,每一联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对山水、道路、朋友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坚定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