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宫观郁崔嵬,远忆函关紫气来。
雪岭地应通阆苑,锦城江自绕蓬莱。
万竿修竹生玄圃,三秀仙芝长石苔。
千古谁能识玄牝,只疑虚谷有风雷。
诗中描绘了一幅青羊宫的壮丽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是对该诗更详细的分析:
- 诗句原文:
游青羊宫二首 其一
青羊宫观郁崔嵬,远忆函关紫气来。
雪岭地应通阆苑,锦城江自绕蓬莱。
万竿修竹生玄圃,三秀仙芝长石苔。
千古谁能识玄牝,只疑虚谷有风雷。
-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 青羊宫观:指著名的道教宫观,以其庄严雄伟著称。
- 紫气:道家认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有祥瑞之气弥漫,此处指代青羊宫的神秘氛围。
- 雪岭:形容山高且雪多,象征青羊宫所在地区的壮丽。
- 阆苑: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常用以指代理想化的天堂。
- 锦城江:成都的别称,象征着繁华与美丽。
- 玄圃:道教仙境,这里可能是指青羊宫内的某个神圣之所。
- 三秀仙芝:形容珍贵而稀有的植物,可能指宫中生长的珍稀草药。
- 玄牝:道家哲学中的母性象征,代表宇宙万物的起源,此处指青羊宫的核心精神。
- 虚谷:空旷之地,可能暗指青羊宫内部的清静与超然。
- 赏析:
- 开篇立意:诗以“青羊宫观郁崔嵬”开篇,直接点明主题,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对青羊宫外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其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的认同。
- 自然景观的描绘:“远忆函关紫气来”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仙气的道教世界。函关在此处象征着古代通往仙境的门径,暗示着青羊宫不仅是一座道教宫观,更是通向神秘世界的门户。
- 文化内涵的象征:接下来的诗句如“雪岭地应通阆苑”,“锦城江自绕蓬莱”,不仅描绘了青羊宫周围的自然景观,也隐喻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描述使得青羊宫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处蕴含深厚文化意义的圣地。
- 艺术手法的使用:全诗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将“岚翠”比作“巾屡”,赋予了景色以动态的美;将“风香”比作“笑吟”,营造了一种愉悦的氛围。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哲理的思考:最后的两句“千古谁能识玄牝,只疑虚谷有风雷”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里的“玄牝”象征着生命的奥秘和智慧的源泉,而“虚谷”则代表了超越尘世的宁静与自由。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孙应时的《游青羊宫二首·其一》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对青羊宫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哲理深度,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