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初升布谷鸣,春郊耒耜动春声。
清溪引水来时满,绿野为菑望处平。
田祖有灵开稔岁,天民何幸乐生成。
东阡南陌相过处,击壤歌中答圣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题薛希琎耕乐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旭日初升布谷鸣,春郊耒耜动春声。

  • 旭日初升:太阳刚刚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 布谷鸣:布谷鸟在叫唤,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春郊耒耜动春声:在春天的田野里,农夫们用犁和锄头耕作,声音如同春天的乐音。

清溪引水来时满,绿野为菑望处平。

  • 清溪引水来时满:清澈的小溪引来了满满的水流,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
  • 绿野为菑望处平:绿色的田野上,农民们正在耕种,希望的田野变得平坦。

田祖有灵开稔岁,天民何幸乐生成。

  • 田祖有灵:田地之神(土地神)保佑着丰收的年头,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 天民何幸乐生成:天赐良民得以享受生长的喜悦,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满足和乐观。

东阡南陌相过处,击壤歌中答圣明。

  • 东阡南陌:东方的田埂和南方的田陌,泛指农田之间的小路或小道。
  • 击壤歌中答圣明:在这里,人们一边耕种一边唱歌,歌声回应着圣人(可能是皇帝或君主)的恩泽,表达对统治者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农耕生活的诗作。通过描绘清晨的阳光、布谷鸟的叫声、清澈的小溪、绿色的田野以及人们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诗人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农耕画卷。诗中的“田祖有灵”、“天民何幸乐生成”等词语,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与感激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劳动人民的歌颂,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味和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