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宇深沉夜景迟,僧房禅榻果幽奇。
竹鸣虚牖风过处,霜落寒岩月上时。
纸帐烛光团白玉,石炉香焰霭青丝。
红尘马首明朝别,只恐山灵解勒移。

宿灵岩寺

梵宇深沉夜景迟,僧房禅榻果幽奇。

竹鸣虚牖风过处,霜落寒岩月上时。

纸帐烛光团白玉,石炉香焰霭青丝。

红尘马首明朝别,只恐山灵解勒移。

注释:

  1. 梵宇深沉夜景迟,僧房禅榻果幽奇。
  • 梵宇(梵音,指寺庙)深沉:形容夜晚寺庙内的宁静、庄严。
  • 夜景迟:夜色渐晚,时间推移。
  • 僧房禅榻:僧人的宿舍或禅房,简朴而清净的地方。
  • 幽奇:幽静且奇特,与众不同。
  1. 竹鸣虚牖风过处,霜落寒岩月上时。
  • 虚牖:空阔无物的窗户。
  • 风过处:风吹过时的声音。
  • 霜落寒岩:霜降时节,寒冷的岩石上。
  • 月上时:月亮升起的时候。
  1. 纸帐烛光团白玉,石炉香焰霭青丝。
  • 纸帐:用纸搭建的帐篷,简陋但干净整洁。
  • 烛光团白玉:蜡烛燃烧时发出的光芒如同白玉般洁白明亮。
  • 石炉:用石头烧火的炉子。
  • 香焰:燃烧的香火。
  • 霭青丝:烟雾缭绕如青丝飘散。
  1. 红尘马首明朝别,只恐山灵解勒移。
  • 红尘:人间红尘,指世俗生活。
  • 马首:马的头,这里指旅途中即将离别的场景。
  • 明朝别:明天就要分别。
  • 只恐山灵解勒移:担心山中神灵会因为自己的离去而改变它的位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灵岩寺中的一夜体验。诗中通过描写寺庙的幽静、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美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