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景物信幽奇,几度游观惬所思。
丹碧峰峦云里见,青苍林木镜中窥。
渔舟一去仙源合,石洞重来碧藓滋。
惟有武陵溪上树,年年花发使人疑。

解析这首诗《桃源道中三首 其三》

领略诗意与文化韵味,探索自然之美

  1. 诗的原文
    桃源景物信幽奇,几度游观惬所思。
    丹碧峰峦云里见,青苍林木镜中窥。
    渔舟一去仙源合,石洞重来碧藓滋。
    惟有武陵溪上树,年年花发使人疑。
  2. 诗歌翻译
    桃源的风景确实充满了神秘而奇异的美,几次游历让我深感满足。
    在丹红和碧绿之间,山峰如画中景色一般藏在云雾之中,青翠的森林在镜面上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每当渔船驶离,我仿佛踏入了仙境;重回到石洞时,发现那些青苔更加茂盛。
    只有武陵溪边那棵老树,每年都有新花绽放,让人不禁怀疑是否又是幻觉。
  3. 诗句释义
  • “桃源景物信幽奇”:描述了桃花源中景物的神秘与奇异,令人感到惊讶和好奇。
  • “几度游观惬所思”:多次游览桃花源,让诗人的心情得到了满足和宁静。
  • “丹碧峰峦云里见”:在云层之中,可以看到丹红色的山峰和碧绿色的山峦,展现了一种朦胧而美丽的画面。
  • “青苍林木镜中窥”:在镜子中看到青翠的树木,如同画中的景致,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渔舟一去仙源合”:渔船离开后,桃花源仿佛与世隔绝,成为了人间仙境。
  • “石洞重来碧藓滋”:重游石洞时,发现那里的苔藓更加茂盛,增添了一份生机。
  • “惟有武陵溪上树,年年花发使人疑”:只有在武陵溪边的那棵老树上,每年都会开花,让人不禁怀疑这是否是幻觉。
  1. 关键词注释
  • “桃源”:一个被描绘为神秘而美丽的地方,象征着人们心中的理想国度。
  • “幽奇”:形容景物既美丽又神奇,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 “游观”:表示观赏风景的过程,强调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和享受。
  • “丹碧”:颜色描述,用来形容山峰的色彩斑斓和美丽。
  • “镜中窥”:比喻通过某种方式观察事物,强调了观察的细致和巧妙。
  • “渔舟”“仙源”:象征性地代表了进入桃花源的途径或入口。
  • “年年”:强调了重复发生的情况,体现了不变的美好时光。
  • “使人疑”:表达了对这种美好是否真实存在的疑问和思考。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桃花源这一理想国度呈现在读者眼前。诗中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桃花源景物的赞美,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桃花源的不断探访,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未来可能的美好生活的期待。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对一处美景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的一种抒发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