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桃源道路中,无边清兴每相供。
云山过后层层见,涧水行来处处同。
萝径烟光笼软翠,松岩云彩绚新红。
何当一览蛮中小,更上淮南万仞峰。
桃源道中三首·其二
两日桃源道路中,无边清兴每相供。
云山过后层层见,涧水行来处处同。
萝径烟光笼软翠,松岩云彩绚新红。
何当一览蛮中小,更上淮南万仞峰。
赏析: 《桃源道中三首·其二》是宋代诗人何梦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桃源道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诗中“两日桃源道路中,无边清兴每相供。”表达了作者对于桃花源般美好世界的向往。他描述自己在桃源路上行走的日子,感受到无尽的清新和愉悦,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的世界。这种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想象。
“云山过后层层见,涧水行来处处同。”这两句诗描绘了桃源路上的自然景观。云雾缭绕的山峦后逐渐清晰可见,而清澈的小溪在诗人脚下流淌,与周围的景色和谐统一。这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萝径烟光笼软翠,松岩云彩绚新红。”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桃源路上的美景。诗人用“烟光笼软翠”来形容萝径上的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感觉。同时,“松岩云彩绚新红”则描绘了松林岩石上的云彩,呈现出鲜艳的新红色调,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最后一句“何当一览蛮中小,更上淮南万仞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希望能够有一天能够到达那遥远的小蛮之地,登上淮南的万仞高峰,欣赏那里的美景。这不仅是对个人旅行梦想的向往,更是对更高境界生活的追求。
《桃源道中三首·其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对理想世界的无限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