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木落洞庭宽,白笔南征使者还。
兰若馨香怀澧浦,烟霞缥缈认君山。
已应湖海添清气,更觉风涛入壮观。
枉渚维舟苦留滞,岳阳楼上忆凭阑。
高秋木落洞庭宽,白笔南征使者还。
兰若馨香怀澧浦,烟霞缥缈认君山。
已应湖海添清气,更觉风涛入壮观。
枉渚维舟苦留滞,岳阳楼上忆凭阑。
【注释说明】
- 高秋:秋季的深秋时节。
- 木落:树叶落尽。
- 白笔:指用白色笔书写的书信或文件。
- 南征:向南行进、远征。
- 使者:奉命出使的人。
- 兰若:佛寺。
- 馨香:香气浓郁。
- 澧浦:澧水之滨,此处代指澧浦地区。
- 烟霞:云雾和山色。
- 缥缈:隐隐约约,模糊难辨。
- 已应:既然。
- 湖海:指洞庭湖及周边水域。
- 清气:清新的气息。
- 壮观:宏伟壮丽的景象。
- 枉渚:曲折的水湾之地。
- 凭阑:倚在栏杆上。
【赏析】
《洞庭湖阻风四首其一》是唐代诗人薛瑄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风光以及作者因风受阻于湖畔所感受到的情感。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忧郁,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洞庭湖的宽广,通过“木落”与“宽”字的运用,传达了深秋时节的自然之美。次句中的“白笔”和“使者”暗示着书信往来与出行的意义,体现了作者在外的行程与责任。
第三句“兰若馨香怀澧浦”,诗人通过对佛寺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精神家园的向往。“烟霞缥缈”则描绘了远处山色和云烟的美丽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接下来的两句“已应湖海添清气,更觉风涛入壮观”,则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描述了洞庭湖及其周边环境的变化与影响。前句“湖海添清气”强调了洞庭湖给周围带来的清新之感;后句“风涛入壮观”则表现了洞庭湖水势汹涌、气象万千的特点。
尾联“枉渚维舟苦留滞,岳阳楼上忆凭阑。”则转入抒情部分,表达了诗人因风大而滞留湖畔,无法继续前行的无奈与焦虑。同时,诗人在岳阳楼上远眺,回忆起往昔的经历,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