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无如此壮游,高风木落洞庭秋。
青山半在波中出,白浪浑如天上流。
骚思难寻澧浦佩,客程频望岳阳楼。
江河远客情何似,浩想希文独未休。
【注释】:
⑴洞庭湖阻风四首:作者在洞庭湖上遇到大风,船行艰难,写下了这首诗。
⑵海内无如此壮游:意思是说天下没有什么地方比得上洞庭湖这样壮观美丽。
⑶高风木落洞庭秋:意思是说洞庭湖秋天的景色十分雄伟壮丽。
⑷青山半在波中出:意思是说山影在湖水中时隐时现。
⑸白浪浑如天上流:意思是说浪花翻滚如同从天上飞流而下。
⑹骚思难寻澧浦佩:意思是说诗人在船上感到寂寞,想找些东西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⑺客程频望岳阳楼:意思是说客人在船上常常望着岳阳楼上的风景。
⑻江河远客情何似:意思是说自己对这遥远的家乡之情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⑼浩想希文独未休:意思是说作者在思念家乡的心情下,想到了屈原,希望能像他一样坚持自己的理想。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九月至十月间。当时苏轼被贬黄州,途经洞庭湖。由于连日的狂风大浪,使他滞留在湖上多日,于是写下这首诗以抒发他对家乡与政治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海内无如此壮游,高风木落洞庭秋。”这两句写洞庭湖之景,气势宏伟、景象壮美。“海内”二字,表明洞庭湖之景非同一般,令人叹为观止。“高风木落洞庭秋”一句更是把洞庭湖的雄姿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于洞庭之巅,领略其壮美的风貌。
“青山半在波中出,白浪浑如天上流。”这两句写湖水的动态美。“波中出”三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湖水在波浪中的起伏变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白浪浑如天上流”更是将湖水的汹涌澎湃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骚思难寻澧浦佩,客程频望岳阳楼。”这两句写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骚思”指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思,“澧浦佩”则是指屈原的《离骚》,二者相映成趣。“客程频望岳阳楼”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江河远客情何似,浩想希文独未休。”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浩想”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希文”指的是屈原,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独未休”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洞庭湖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名人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与政治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苏轼豪放不羁的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