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山中只饭蔬,野人携笼馈双鱼。
欲悬却怪羊生矫,学放犹疑子产愚。
酬价且倾官廪米,割烹恐有故乡书。
甘腴悦口斯须味,一饱应知不顾馀。
【注释】
黔阳:即今湖南省西部一带。野人:山中隐士。馈鱼者:送鱼的人。几日:几天。只饭蔬:吃素。笼:用笼子装鱼。欲悬却怪羊生矫:想要悬挂却奇怪羊生像矫健的羊。学放犹疑子产愚:学习放牧还怀疑子产是愚蠢的。
酬价:答谢的价格。官廪米:官仓中的大米。割烹:宰杀烹煮。故乡书:家乡的书。甘腴悦口斯须味:甘美肥腴的滋味片刻就尝到了。一饱应知不顾馀:吃饱了应该知道不再想其他了。
【赏析】
《黔阳野人有馈鱼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杜甫寓居在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西面的黔阳县,与当地的隐士相识并结交为友,于是便写了这首赠给这位隐士的诗篇。全诗四联,每联八句,共三十四字,前两联写赠答之情;后两联写对隐者的赞赏。
首联:“几日山中只饭蔬,野人携笼馈双鱼。”
意思是说,我住在山上已经好长一段时间了,每天吃的都是蔬菜,现在野人们送来了一笼子新鲜的两条鱼。
颔联:“欲悬却怪羊生矫,学放犹疑子产愚。”
意思是说,如果要把鱼挂在树上的话,就会像羊一样矫健;把鱼放在地上来学放牧的话,又会觉得像子产那样愚钝。
颈联:“酬价且倾官廪米,割烹恐有故乡书。”
意思是说,我感谢你给我送来的鱼,但是官仓里的大米也不够用来买鱼了,而且恐怕还会从家乡寄来一些书。
尾联:“甘腴悦口斯须味,一饱应知不顾馀。”
这鱼的味道很好,一会儿就能尝到,吃饱了也就不担心其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