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风致自疏疏,相近相亲慰索居。
玩目每看高节长,留情深托寸心虚。
清脩饱历风霜久,浓渥深承雨露馀。
好在百年无剪伐,剩看新笋上霄衢。
注释:
此君:指自己。风致:风度气质。疏疏:高洁的样子。相近相亲慰索居:互相接近亲近来安慰独居的生活。
清脩:清廉高尚。饱历:充分经历。浓渥:浓厚的恩泽。无剪伐:不被修剪砍伐,即不受外界干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诗人通过赞美竹子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首句“此君风致自疏疏”,以竹喻人,赞美竹子的高洁品格和坚韧精神。竹子在诗人眼中是高洁、坚韧的象征,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
颔联“相近相亲慰索居”,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人格魅力。竹子生长在山野之间,远离尘嚣,因此能够让人感到亲切和安慰。竹子的生长过程也是充满艰辛和挑战的,但它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地向着阳光生长,这种坚韧的精神也让人感动。
颈联“玩目每看高节长,留情深托寸心虚”,则从视觉和心理角度对竹子的形象进行了更细致的描绘。竹子的枝叶高大挺拔,犹如一位位英勇的战士,守护着家园。而其枝干纤细柔弱,却能承受风吹雨打,这也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体现。
尾联“清脩饱历风霜久,浓渥深承雨露余。好在百年无剪伐,剩看新笋上霄衢。”则是对竹子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寄托。竹子历经岁月洗礼,饱经风霜,依然屹立不倒。而其根部深厚,根须纵横交错,仿佛为大地提供了无尽的养分和支撑。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坚韧的精神风貌。竹子作为诗人的知己和朋友,陪伴他度过了孤独的时光,给他带来了安慰和力量。同时,竹子也成为诗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象征。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诗人通过赞美竹子,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理想和信仰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