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秋空结晚阴,晓来冲雨历层岑。
山回灵籁萧萧急,谷转云涛漠漠深。
最厌潢流淹远道,酷怜霜菊拆秋金。
却思二十年前路,岷水岷山万里心。

【注释】

秋空:即秋天的天空。晚阴:傍晚的阴暗天气。晓来:早晨来临之时。历层岑:经过层层山峰。山回灵籁萧萧急:指山峦回响着清幽的风声,声音急促。谷转云涛漠漠深:指山谷中传来阵阵轰鸣的水声,声音越来越低沉、深沉。最:极。讨厌:憎恨。潢流:水泛滥,淹浸。霜菊:菊花。拆:盛开。拆秋金:形容花的灿烂。却思:想起。二十年前路,岷水岷山万里心:指二十年前在岷江上行走时的情景,心中一直怀念着。岷水:岷江。岷山:岷山。万里心:万重山,指遥远的路程。

【赏析】

此诗为作者客居成都时所作,抒写旅途中见雨闻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眷恋之情。

首联两句,诗人把时间安排在“一夜”,以“秋空”“晚阴”作背景,描绘了一幅苍茫而迷蒙的秋日景色,暗示了诗人此行之艰。“晓来”二字,又点出了诗人是在清晨来到这层叠的山峦之中。“冲雨”二字,则写出了诗人所面对的是滂沱大雨。“历层岑”三字,不仅表明了雨势之猛,也暗示了行程之难。首联描写的主要是视觉形象,其中“结”“冲”“历”“层”“深”“急”“萧萧”等词,都富有动态感和紧张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颔联二句,是听觉形象的描写,通过“山回”、“谷转”两个动词以及“灵籁”、“云涛”两个名词的运用,使读者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着的清幽的风声,感受到山谷中传来阵阵轰鸣的水声,进一步衬托出风雨交加、山崩地裂的景象。

颈联二句,诗人由听觉转向嗅觉,从视觉转入触觉和味觉,用“厌”、“酷”二字,将“水溢”、“菊凋”两幅画面呈现于读者面前,表达了自己对这两种景象的厌恶和喜爱。“水溢”、“菊凋”二词,既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征,同时也暗含了自己身处异乡漂泊的感慨。

是诗人感情升华的结果。“却思”二字,表明诗人在听到这些声音后,开始回忆起往事;“二十年前路”,说明这是诗人在二十年前的某一天走过的路程,那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岷水岷山万里心”一句,则表明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尾联两句是全篇的主旨所在,也是诗歌中最感人的地方。诗人以一己之悲,寄托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