曈昽晓日上蓬莱,缥缈祥云拥泰阶。
旌旆风摇龙虎动,箫韶声奏凤凰来。
九衢车马香尘合,万井笙歌曙色开。
千古上游形胜地,两都欲赋愧非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这首诗逐句进行翻译并赏析”,然后浏览全诗,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来分析概括。最后指出诗句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1. 翻译:
    ①清晨,阳光照耀着蓬莱山,缥缈的祥云围绕着高大的台阶。
    ②旌旗飘扬,风中摇动,如同龙虎在活动;箫韶之声奏起,好像凤凰前来了。
    ③大街小巷都洒满了车马扬起的尘土,万户人家都吹起了笙歌迎接黎明的到来。
    ④这里是历史上游历过的名胜地方,现在却要为两朝撰写赋文,我愧对才情。
  2. 赏析:
    ①此诗首句“曈昽晓日上蓬莱”是全诗的领联,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以“晓日”点出时间,以“蓬莱”指代京城,写出京城的壮丽景观,渲染了京城的雄伟壮观。
    ②颔联“缥缈祥云拥泰阶”,写京城的气象。“缥缈”形容云气缭绕、飘忽不定的样子,这里用以修饰“祥云”。诗人以“拥”字写出祥云的气势,将京城笼罩在一片祥和之中。“泰山”在这里代指京都洛阳城,用“泰阶”一词,既表明了京城地位之高,又表现出诗人的豪迈之情。
    ③颈联“箫韶声奏凤凰来”,“箫韶声”指的是音乐,此处借指朝廷的音乐歌舞表演,“凤来”比喻乐曲演奏得非常优美动人。这句诗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繁华的向往。
    ④尾联“千古上游形胜地”,写历史名胜,“两都欲赋愧非才”,抒发了诗人对盛世美景无法尽情赞美的遗憾之情。
    【答案】
    译文:
    清晨,阳光照耀着蓬莱山,缥缈的祥云围绕着高大的台阶。
    旌旗飘扬,风中摇动,如同龙虎在活动;箫韶之声奏起,好像凤凰前来了。
    大街小巷都洒满了车马扬起的尘土,万户人家都吹起了笙歌迎接黎明的到来。
    这里是历史上游历过的名胜地方,现在却要为两朝撰写赋文,我愧对才情。
    赏析:
    首联先写京城的早晨景象。“晓日”点明时令,“蓬莱”代指南京洛阳,“上”即“照”,描写京城的壮美景色,烘托出作者的自豪与喜悦之情;“缥缈”一词,形容云气缭绕、飘忽不定的样子,既写出了云彩的动态之美,又写出了云彩的神秘之感;“拥”字表现了云雾缭绕的气势,形象地描绘出云雾的宏伟气势,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内心的雄心壮志。
    颔联通过描写京城周围的自然景物,进一步烘托出京城的壮丽景观。“祥云”二字暗示了京城的繁荣昌盛,“泰阶”一词既表明了京城的地位之高,又表现出作者的豪迈之情;“龙虎”一词则暗指朝廷威仪之重、力量之大。
    颈联以乐舞作结,通过对京城繁华景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盛世繁华的向往之情。同时,这一联也展现了京城的富庶与繁荣,为下文的感慨埋下伏笔。
    尾联以“两都欲赋愧非才”一句收束全篇,表达了作者对盛世美景无法尽情赞美的遗憾之情。同时,这一联也揭示了作者内心的一种矛盾与纠结——一方面是对盛世美景的赞美与向往;另一方面则是对自身才华的自卑与无奈。这种矛盾与纠结构成了诗歌的内在张力,使得诗歌更具深度与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