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逢春日,韶华此又新。
暂归持斧客,犹是读书人。
别久交游敬,年深骨肉亲。
升平占霁景,爱国赋诗频。

【注释】

  1.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2. 韶华:美好的时光。3. 暂归持斧客:暂时回到乡里,手持斧头的人。4. 仍:依然。5. 交游敬:朋友之间相互敬重。6. 年深骨肉亲:岁月长久,亲人关系亲密。7. 升平:太平盛世。8. 占霁景:观赏晴好的天气景色。9. 爱国赋诗频:经常写诗表达爱国情感。

【译文】
人日逢春日,韶华此又新。
暂归持斧客,犹是读书人。
别久交游敬,年深骨肉亲。
升平占霁景,爱国赋诗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对春天、对生活、对友情、对亲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作品。
首句“人日逢春日”,诗人在正月初七这天,迎来了春天的到来。这个日子被古人称为“人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个日子里庆祝,感受春天的气息,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诗人在这样的日子里,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心情无比愉悦。
第二句“韶华此又新”,诗人感叹美好的时光又回来了,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那么美丽。这里的“韶华”指的是美好的时光,而“此又新”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感慨。
第三句“暂归持斧客”,诗人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一个手持斧子的人。这里的“暂归”表示诗人暂时回到了家乡,而“持斧客”则表示诗人现在的身份是持斧的人。诗人通过这个身份的转变,展现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反思,他曾经是一个读书人,而现在却变成了一个持斧的人,这种转变让人感到有些唏嘘。
第四句“犹是读书人”,诗人仍然保持了他作为读书人的身份。这里的“犹是”表示诗人仍然保持着读书人的身份,而“读书人”则是诗人一直以来的身份标签。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读书人的执着和坚守,也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
第五句“别久交游敬”,诗人因为离别很久了,所以对朋友之间的交往更加敬重。这里的“别久”表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分离已经很久,而“交游敬”则表示诗人对朋友之间的交往更加重视和敬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也表达了他对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的珍视和感激。
第六句“年深骨肉亲”,诗人感慨岁月漫长,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这里的“年深”表示岁月长久,而“骨肉亲”则表示家人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也表达了他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和思念。
第七句“升平占霁景”,诗人看到晴朗的天空,心情愉快,认为这是太平盛世的象征。这里的“升平”表示太平盛世,而“霁景”则表示晴朗的天空景色。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
最后一句“爱国赋诗频”,诗人经常写诗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这里的“爱国赋诗”表示诗人经常写诗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而“频”则表示频繁的意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也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的所见所感,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友情、家庭亲情、太平盛世以及爱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好、友情的珍贵、家庭亲情的温馨以及国家太平盛世的景象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