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下驿,解缆发扁舟。
水栅千家市,沙村十里洲。
喜逢晴霁景,况值太平秋。
宪节叨光宠,怀贤独未休。
【注释】长沙:今属湖南。水栅:水中的栅栏,即桥梁。沙村:指临江之沙洲。宪节:官名,指诗人自己。
【赏析】此诗作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时诗人正在潭州(今湖南长沙)。诗人以船夫自喻,表达了对太平盛世和贤人的向往之情。首句写舟发长沙,次句写江面风光。三、四两句写江上景色,五、六句写诗人心情。最后一句表明了诗人的志向。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流畅,充满了真情实感,读来令人心旌摇荡。
长沙城下驿,解缆发扁舟。
水栅千家市,沙村十里洲。
喜逢晴霁景,况值太平秋。
宪节叨光宠,怀贤独未休。
【注释】长沙:今属湖南。水栅:水中的栅栏,即桥梁。沙村:指临江之沙洲。宪节:官名,指诗人自己。
【赏析】此诗作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时诗人正在潭州(今湖南长沙)。诗人以船夫自喻,表达了对太平盛世和贤人的向往之情。首句写舟发长沙,次句写江面风光。三、四两句写江上景色,五、六句写诗人心情。最后一句表明了诗人的志向。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流畅,充满了真情实感,读来令人心旌摇荡。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古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表现的意境,态度和作者的情感等多个角度来考核,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的理解。重点把握诗句的内容要点,逐项分析。 (1) “客居连市井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意象、关键词句体会诗歌的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来分析。“连日对秋雨”中的“秋雨”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它贯穿于整首诗中。“客思何”,诗人在连绵不断的秋雨中,感到孤独寂寞,思念家乡和亲人,这既是自然之景,也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泥涂宁出户”,雨水浸湿了道路,出门已不可能;“流潦欲成河”,积水已经漫过了道路,出行更加困难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色满平阴:描述了秋天的景色遍布整个平阴地区,充满了秋天的色彩。 2. 秋声处处砧:秋天的声音到处都能听到,如捣衣声等。 3. 离筵对衰草:离别的宴会上面对的是枯萎的草地。 4. 别路绕疏林:离别的路上围绕着稀疏的树林。 5. 白日青霄迥:形容天空非常清澈,太阳高挂于高空。 6. 红云紫极深:描绘了天空中美丽的晚霞。 7. 此行应得意:表示此次出行将会有所成就。 8.
诗句释义: 1. 良夜对床宿 - 描述在夜晚与周司训共寝的情景。 2. 清晨送子行 - 早晨,作者为儿子送行。 3. 西郊雨新霁 - 描述天气晴朗,刚刚下过雨。 4. 古道马频鸣 - 古道上,马儿不断鸣叫。 5. 执手别时话 - 在分别的时刻,两人紧握双手,交谈几句。 6. 挥鞭独往情 - 挥动马鞭,表示自己独自离去的哀伤情感。 7. 相思杳难极 - 思念之情深远无边,难以达到尽头。 8.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整体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逐句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手法,最后结合主旨进行赏评。 “密雨洒如丝”,这两句是写景。诗人描绘了一幅密雨细密如丝的画面。“密雨洒如丝”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水密集的特点,给人以朦胧的感觉,为下一句的抒情作了铺垫。“凉风散漫吹”,这一句是写情
久雨遣怀六首 其四 泥泞不可出,茅斋静坐时。 怀贤寻往传,课子诵新诗。 近悟柔为胜,深知巧是非。 雨声杂凉吹,萧飒发清机。 译文: 在连绵的雨中,我无法出门,只能在茅屋中静静地坐着。 我怀念贤人,寻找他们的遗训,教导孩子们诵读新的诗歌。 最近我明白了柔和胜过刚强的道理,也明白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 雨声夹杂着凉风,令人感觉清爽舒适,仿佛有一股清新的力量在涌动。 赏析:
注释: 久雨遣怀六首 其二:“久雨”是说天气持续下雨,“遣怀”是说抒发内心的愁绪。“六首”是这首诗的标题,共六首,这是第二首。“常苦雨”是说秋天的天气经常下雨,天气总是阴沉。“风气早生寒”是说这种阴冷的天气很快就产生了寒冷的感觉。“小鸟投林急”,是说小鸟儿急忙飞回树林,因为天冷了,它们需要找温暖的地方躲避寒冷。“高鸿下食难”是说大雁们因为天气寒冷,食物稀少,所以很难找到食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项所涉及的选项来判断正误。本诗为陈广文见访时所做。首联“爱客情何厚,肩舆到所居”,是说诗人十分喜爱客人,于是用车把客人拉到了自己家。颈联“樽醪携腊蚁,盘错间春鱼”,写诗人设酒招待客人。尾联“剧谈移永昼,未儗促归途”,写诗人与客人谈得非常高兴,以至于忘记了时间,不想早些回家。 【答案】 ①“爱客”指喜欢结交朋友
注释: 久雨遣怀六首 其六: 长久的雨天让人感到忧愁,我坐在小窗前倾听雨声。灯光的影子照在孤独地吟诵上。谁能理解无边无际的道理?元同不外乎我的心。客居的心情澄净了夜的气,檐下的水流滴出清美的音韵。诗作完成之后没有人再和,思绪悠远思念更加深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在久雨中的感慨之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独自听雨,灯影、孤吟、无边道、元同心等词句,都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情。后四句写诗人在雨中吟诗
【注释】 发云梦二首 其二: 昔闻云梦泽,今泛楚人船。 地远烟迷树,湖平浪拍天。 南风清宪节,北斗烛龙泉。 频向中宵望,武昌何处边。 【赏析】 “发云梦二首”为作者在安陆任上所作,是一首抒情诗。前两首已见《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八,本篇与第一首同题异作。此诗写诗人在安陆任职期间,夜泊汉江时所见之景、所感之情。 一、二句,写诗人乘舟行至云梦泽,看到一片辽阔的水面。“昔闻云梦泽”
【注释】: 1. 舟发长沙四首:即《长沙过贾谊宅》。此诗为作者在长沙时所作。 2. 十日长沙住,登舟忆少陵:意思是说十天的长沙停留时间已经过去,我登上小舟,怀念起曾经被贬谪到长沙的杜甫。 3. 花飞有底急,酒美为谁倾:意思是说花儿凋谢的速度如此之快,美酒如此甘醇却无人品尝,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4. 浩浩当年兴,悠悠此日名:意思是说当年杜甫的伟大事业是如此辉煌,而我今天却只能在这里漂泊流浪。 5.
【注释】 湘乡:地名,在湖南。道中:在路途中。悬:悬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湖南湘乡的途中写的。 首联写旅途所见。湘乡南行的道路,沿途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峦。第二句说,由于这里地处偏僻,所以溪潭中的水都是碧绿的。三四两句写冬季,草木繁盛。五六两句写野人的生活。他们用稻谷做成的绳索挂在身上(以驱虫),古戍上列着旄旌(古代军队用来指路或指挥作战的旗子)。七八句是说,这样的异俗如今竟如此普遍
这首诗的原文是: 思亲 二亲俱久逝,孤子际明时。 谬忝风霜任,深承雨露私。 光荣宁及养,劬育竟何为。 愿竭涓埃报,焚黄会有期。 逐句释义如下: 1. 二亲俱久逝,孤子际明时。—— 双亲都已经去世很久,我作为一个孤儿在清明时节(明时)出生或成长。 2. 谬忝风霜任,深承雨露私。—— 我有幸能够承受风吹日晒的考验,深深享受父母的关爱与照顾。 3. 光荣宁及养,劬育竟何为。——
【注释】: 已觉:已经。 长沙北:指长沙北面的洞庭湖,即今湖南省长沙市。 犹瞻岳麓西:意思是依然可以望见岳麓山的西面。 天浮湘水阔:形容湖水宽广无边。 树入楚山低:树木进入湖南的群山中。 岸芷:岸边的草。余香:残留的香味。 丛篁:竹林。染旧啼:因竹叶繁密而发出的响声像人哭泣的声音。 昔贤:昔日的贤德之人。游览地:游玩、游历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写舟行洞庭湖,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舟发长沙四首 其一 晓溯湘江水,微风漾碧波。 好山随岸远,野烧入林多。 往哲题诗处,今予鼓棹过。 年来游览数,天意遣吟哦。 注释: 晓:早晨。溯:逆流而上。湘江:湖南的一条河流,也作湘水。 漾:水面波动。碧波:绿色的波浪,泛指清澈的水。 好:美好。山:山峦。随岸:随着河岸延伸。 远:遥远。野烧:野外的烟火。入:进入。 往哲:过去的贤人或智者。题诗:在山上刻字写诗。 今予:现在的我。鼓棹:划船桨。
【注释】 ①辰溪: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南辰溪。五首:五言诗。⑤观风:指观察民俗风情,引申为了解民情。所之:所往之处。⑥洞余:山洞的余下部分。槃瓠:即瓠瓜,传说中一种有角的葫芦。⑦伏波祠:东汉时南粤人伏波将军马援的祠堂。⑧芙蓉树:芙蓉花。⑨薜荔丝:香草名。⑩消远思:解除乡愁。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游览辰溪胜景后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皆用对偶句式。前两句写诗人游辰溪所见的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