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知心念久违,玉堂空负小盆池。
鸣阶雨骤留窗霁,隔院香清许座移。
为惜残红还拥盖,不须浮白已成诗。
明年此会应无阻,珍重高轩再过之。
【注释】
咫尺:很近,非常近。
知心念:心里惦记。
玉堂:指皇帝的内廷。
盆池:指庭院中的池塘。
鸣阶:指台阶。
霁(jì):雨停天晴。
残红:落花。
拥盖:用花覆盖在头上。
浮白:指喝酒。
诗:指诗词。
高轩:高高的车篷。这里指车子。过之:经过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淳熙五年二月一日,与张鎡同游听雨亭后所作。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诗人对听雨亭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惜别之情和希望明年重游的愿望。
首联“咫尺知心念久违,玉堂空负小盆池。”起笔即点出听雨亭的位置:“咫尺”说明离人很近。“知心”表明诗人十分珍惜这段难得的友情。“念久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聚的珍惜。“玉堂”是皇帝所居之处,而“空负”一词,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
颔联“鸣阶雨骤留窗霁,隔院香清许座移。”写听雨亭的美景,以及听雨时的情景。“鸣阶”形容雨声大,“留窗霁”则描绘了雨停了之后的美丽景色。“隔院”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之美。“许座移”则暗示着听雨时的宁静。
颈联“为惜残红还拥盖,不须浮白已成诗。”则是诗人对听雨亭的情感表达。诗人说,为了珍惜这美好的时刻,他不惜用花朵来装饰自己,但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饮酒作诗了。这里的“惜残红”和“成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留恋之情。
尾联“明年此会应无阻,珍重高轩再过之。”则是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希望明年还能再次来到听雨亭,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这里的“珍重”和“再过之”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友情。诗人通过对听雨亭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和价值,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